揭秘气象预报的“台前幕后” 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的标志性事件

2024-06-28 19:24:02 来源:天气频道

天气预报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在每次的《新闻联播》都会有一个全国性城市的天气预报。而我们本地台新闻播放后也会有一个本地区的天气预报。当然,也有很多人好奇天气预报是怎样做出来的。那我们现在就来了解一下。

台前天气预报(1)

首先天气预报从史前人类就已经有了,那时候人们对天气进行预测方便安排相应的工作与生活。现如今的天气预报主要是通过收集大量的数据,然后使用目前对大气过程的认识了确定未来空气的变化。不过因为大气的过程非常的混乱加上科技发展并没有特别厉害,所以我们所听到的天气预报并不会完全的准确。

台前天气预报(2)

中央电视台每天播放的主要是短期天气预报,也就是2~3天内的。是通过从风云一号等气象卫星摄取,制作成卫星云图。然后利用卫星云图的照片进行分析,就能够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台前天气预报(3)

一般进行预报都会有这五个过程:第一,收集气压,气温,风速,风向,湿度等数据。第二将收集的数据与用来做预报的数字模型进行分析,从而数据同化。第三,根据物理学和流体力学的结果来计算大气随时间的变化,制作出数据天气。第四,将模型计算的原始输入进行加工处理。第五,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在电脑上制作全国各地区气象形势图表,由主持人进行讲解。最后将制作完毕的节目传送到中央电视台。

其实除了看天气预报,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天气常识和对于动植物的了解,从而实时掌握当时的天气情况。毕竟天气预报还是有一定的误差性,只有我们自己掌握了一定的天气知识,才能让天气更好的为我们自己所用。

新闻联播天气预报的标志性事件

1979年,中央气象台副台长王世平随团到日本访问。日本当地一家气象台热情招待,晚餐被安排在一家极富特色的居酒屋,通往后厨的过道上,放了一台电视机,屏幕里正在播日语新闻。
突然,屏幕上走出个小伙子,指着背后的一幅日本地图认真讲解,屋里的日本人一下全不说话了,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屏幕,几分钟后讲解结束,大家才继续喝酒聊天。这景象让王世平吃惊不已,日方代表说,这就是日本的电视天气预报,这些气象信息由国家提供,由公司加工制作成电视节目,再通过电视向公众发布。
这让中国气象人第一次见识到以电视传播气象信息的巨大效应。在回国的路上,代表团就开始讨论,中国的天气预报也应该有电视版。
1979年开始,中央气象台和中央电视台开始协商合办天气预报电视栏目,前后长达一年半的时间。既要通俗易懂,又要形式不沉闷,这一全新的节目形式,双方都没有经验,最后大家决定,先效仿国外。
当时,西方的气象节目大部分由气象专家来主持。**本身主持人不多,对气象知识也不了解,就决定由气象台派人担任主持。很快,中央气象台内部开始“海选”主持人,最后筛出一男一女两个人选。34岁的**钢当时已经是气象台的预报员,专业知识扎实,人长得精神,虽然说话带点乡音,但很清楚,不妨碍观众理解,他成为最后选定的男主持人,女主持人则定为气象台职工李援。
1980年7月7日,《天气预报》节目在**一套亮相,“跟新闻一样是直播,在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之间播出,时间也只有两分钟。”最初的一个半月,每天下午5点中央气象台数据一出来,**钢和李援就把专业术语改为通俗易懂的电视语言,半个小时后拿着墨水还没干的稿子,出发***电视台播音。**钢说,那时“直播室里没有现在的冷光灯,几盏大灯一开,足有40多度,但是为了直播录音,不能开电扇,常常是汗流浃背。”因为技术水平落后,开播初期的节目影像甚至没有留存档案。
当时的天气预报主持人,就是单纯念稿子。一个多月后,节目就改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播报了,大家熟悉的《新闻联播》主持人邢质斌和罗京都曾经播报过。当时中央气象台通过专用电话把稿子传给中央电视台,再把制作好的天气形势图由专人送过去,那时候没有光缆,也没有专车,气象台的曲声浦每天下午骑个自行车到电视台送带子,风雨无阻。
最初,气象主持人背后是事先印好的中国地图,上面的图标都是手绘上去的。1983年3月,曲声浦制作的城市灯光显示图板,被安装在新闻联播演播室,主持人念到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就会亮起灯,由工作人员在幕后操作。这样观众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在播报的城市。
《天气预报》播出初期,也有观众写信说,本来半小时的新闻时间已经很紧张,再插上一条天气信息,新闻就播得更少了。为此,**和国家气象局还联合搞了一个为期两个月的民意调查,最后《天气预报》以80%的支持率得以幸存。
1985年,观众看到了由卫星拍摄的台风动画云图。之后还增加了中国责任海区天气预报,为海上航运、捕捞、勘探进行气象服务(1989年2月6日改在午间新闻(1995年4月3日改名为《新闻30分》)结束后播出;现已改在cctv-13《新闻直播间》13点档结束后播出);另外在夏天还增加了台风预报图。以那个年代的技术水平,天气预报画面还是非常具有视觉震撼力的。
伴随着新一代广播级电视天气预报制作系统的建成,1993年电视天气预报迎来了又一次重大突破。就背景图而言,形式上出现了三维立体天气符号;内容上全国天气趋势时效由24小时延长到48小时。
跨入21世纪,新的背景画面还在继续增加或者更新。2003年3月3日预报时效再次拉长到72小时。另外根据观众对气象信息的不同需求,按季节、天气气候和配合重大活动等热点,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小栏目:如24节气、春播天气、麦收天气、各种灾害性天气成因以及防灾减灾、一周天气回顾、天气气候评述、节日天气、香港和澳门天气气候、长江三峡天气气候以及天气知识和术语等科普小栏目等等,画面想不丰富都不行了。
2004年初增加了最高气温预报,针对重大影响天气的5天天气预报;
2005年1月18日首次发布了“空间天气预警”,利用fy-2c星的监测资料向社会公众发布……
既有传统意义上的短期预报预警、中期预报和展望,也有区域性的监测预警、典型城市或区域的个例分析,在针对当前热点事件进行天气解说等等。所有这些,科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此也连带印证着气预报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天气预报的依据更多、准确性更高了。1984年底,按照时任***副总理的**同志“电视天气预报需要**”的指示,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开始筹建我国第一代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系统,具体的名称叫做“微机图形动态显示系统”(在电脑中输入代码,生成预报图)和“数字/模拟信号转换编码器”(供切换台播放)。这个系统虽然在21世纪看起来非常简陋,但却是那个年代信息显示方式上的一次飞跃,当属“科技进步”。
1985年夏天,人工手绘的预报图退出了大家的视线。而采用摄像机翻拍的方式,黑白的台风动画云图开始出现在节目中,多少给大家带来一些新鲜的视觉冲击,老百姓也能看到地球上空的模样了(卫星云图至今依然是最直观通俗的专业图形)。再后来,城市预报的画面还配上了拉洋片式的风景照片,背景音乐《渔舟唱晚》也开始家喻户晓。
1986年,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由气象部门独立制作天气预报节目的国家。
按照部门分工:《天气预报》节目由国家气象中心制作,中央电视台负责播出并进行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从1986年10月1日开始,《天气预报》成为中国电视界最早实现“制播分离”的日播节目。节目开播最初,正值是天气最为复杂多变的夏天,那时候中央台是派气象台的专家来播讲;后来的7年时间转为幕后配音,直到1993年3月1日,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让观众眼前一亮。因为就在这一天,气象主持人从幕后走到了台前,第一个亮相的是宋英杰。
因为《天气预报》主持人走到台前根本没有做过任何宣传,以至于后来的报道标题竟是《屏幕上“跳”出一个气象先生》。记者之所以称之为“跳”,是因为所有观众都非常意外,保密工作堪称完美。
更有意思的是,在主持人出镜后的半年左右的时间里,画面里是没有主持人姓名的。后来应广大观众的强烈要求,节目中才出现了一行通栏字幕:主持人中央气象台***。由此开始,人们一改“听”天气预报的习惯,更愿意仔细看了,收视率节节攀升,观众纷纷说“节目好看了,有人情味了”。
《天气预报》节目最早使用的地图颜色是黄色调的,看起来就是一个从头到脚都金灿灿的节目。或许是因为这种黄色调让人总联想到“沙尘暴”,2000年之后节目进行改版,制作人员大刀阔斧地把地图颜色改成了清新淡雅的绿色,一来让节目显得更加环境友好,二来也给观众一种生态环境保护的心理提示。
2012年9月11日,**在新闻联播后首次播出***天气预报。
依据9月10日中国政府宣布的***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自9月11日起,中央气象台把***及周边海域的天气预报纳入到国内城市预报中。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附近海域也是中国的传统海疆,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中国气象局承担着管理全国陆地、江河湖泊及海上气象情报预报警报等责任,气象部门开展***及周边海域的气象服务在历史上由来已久。提供***及周边海域的天气预报是中国气象局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世界气象组织赋予作为区域专业气象中心之一的国家气象中心的一项重要责任。2014年6月28日,中国气象频道在重播天气预报节目时改为无广告模式,开头和结尾的广告全是以公益广告为主,每个城市的图片也从原先的各种推销广告改为该城市的风景图片。
这种情况下在cctv1香港版本也会出现(先前因植入广告等香港相关法规而未播出天气预报节目,改播大量公益广告和节目宣传片)。不过中国气象频道只会偶尔出现,大部分时段该频道仍与cctv1内地版本、cctv13版本一样,推销广告的情况仍然出现并一直持续至今。2015年1月19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旗下数字电视环球购物频道联合华风集团开播全新栏目《天气预报》,开启2015年全面关注民生新起点。该档栏目分早中晚三档播出,分别为早间版、午间版和晚间版,播出时间依次为上午10:39、中午12:00以及晚上21:00。其中,早间版为8:55档即《朝闻天下》结束后,中午播《养生看今天》有关健康养生方面天气节目,晚间版为《新闻联播》后天气预报。
与cctv1播出版本不同的是,cctv1标清版本为切边播出,高清版本亦为左右黑色信箱模式。而环球购物频道为16:9播出形式,其播出的节目亦为纯16:9版本且无广告更改版。实际上华风气象一直以16:9制作。

台前天气预报(4)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气象预报的“台前幕后”是什么样的?

天气预报怎么制作出来的?为啥有时感觉不准确呢?人工降雨是咋回事……昨天,我们带着“揭秘”的重任,走进烟台市气象台,为读者揭示天气预报台前幕后的一些故事。

台前天气预报(5)

预报员的心总是悬着的

人们经常能看到电视上天气播报员指点气象云图的风采,而幕后,许多天气预报员忙碌的身影却无法看到。每当天气与天气预报相吻和的时候,大家会觉得很正常,当天气报空的时候一些朋友会有小抱怨。其实每当这种时候,预报员们承受的压力也是巨大的。

烟台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姜俊玲说,有些天气的确不好把握,可以用“东边日出西边雨”来形容天气的局部差异。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地区,或者强对流天气,如暴雨、冰雹等比较流行的季节,在一个范围很小的区域中,天气也常常会迥然不同。

“说实话,每当遇到恶劣和极端天气,预报员的压力特别大,甚至连家属也同样承受着心理压力。”烟台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姜俊玲感慨地说。每次天气预报,遇到大风、雨雪天气,预报员都要承担风险,心总是悬着的,就怕预报的不准确。尤其当天气报空的时候,预报员心里会充满自责,在这种情况下,还要给自己施压,把不准的天气预报再找出来,讨论为什么报空了,不断进行总结和修正,尽量避免将天气报空。

台前天气预报(6)

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究竟如何,烟台市气象台台长石磊介绍说,对于降雨天气的预报准确率在80%——90%之间,比上个世纪提升了4%——5%。有时预报的天气与现实有些微差距,是因为科学技术还未达到一定高度。市民对于气象上一些用语的理解存在一定偏差。比如气象上是从雨量来判断降雨的大小,1.1毫米到1.9毫米是小雨,10毫米到24毫米是中雨,25毫米到49.9毫米是大雨,50毫米到99.9毫米属于暴雨,100毫米以上属于大暴雨。市民看雨下得急、大,以为就是大雨,但实际上降雨量只有几毫米,这就是理解上的偏差。

台前天气预报(7)

天气预报是如何作出来的

天气预报是一项非常繁复的工作。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姜俊玲介绍说,工作流程的第一步需要收集资料,主要是通过中国气象局收集全国的资料后,连同国外的资料一起通过卫星广播下来,这是天气预报的最基本资料。第二步是观测卫星云图,可以帮助预报员确定天气系统的位置、强度和范围等。第三步是通过多普勒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便于预报人员随时掌握全市各县市区的天气情况。

上述步骤完成后,气象台的预报员快速综合以上各种信息,利用掌握的天气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等方法对大气状态进行分析和会商,对未来情况进行预报估算,初步得出未来几天天气演变趋势。利用省-市视频会商系统和省局的专家一起讨论预报情况,形成最终预报结论。将预报结论进行加工形成预报产品,包括天气情况、森林火险等级、空气质量和各种天气指数等。最后一道环节是——预报发布,预报产品在气象信息广告部经过配音后,录制成电视节目,送往电视台;同时,预报也发往广播电台、报纸、网站等,通过这些媒体向社会发布。

怎样提高作文水平?

多看,多说,多写,多练!!!
大量阅读!
注意,阅读不是读完就了事了,没事时要仔细揣摩,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文笔是怎么回事!
经过一段时间后,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的!
提高作文水平有一个关键,那就是要注意日常的积累。
积累,不是单单指阅读文章。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积累的东西。比如说,在假期中看望了住在农村的奶奶。开学后,写了一篇关于假期中的事情,于是就把在农村生活的所见所闻,以及第一次用大锅,帮奶奶烧火做饭,呛了我一脸烟灰的窘态、第一次挑水时坐个大屁股墩的尴旮(尴尬)和一些真情实感容(溶)入了作文中。
要写出好的作文,光积累是没有用的(只有积累还不够)。还要学会怎样运用这些积累的知识,而且还要恰到好处,不能随便乱用。有一位同学在看“天气预报”时,觉得主持人讲话得体,大方。他便积累了下来,在写一篇关于天气的文章时,就运用上(照搬)了他所积累的关于“天气预报”的知识。这样积累了知识而不正确运用的作文就不是好的文章了。
“提高作文水平”不是作为一个口号喊出来的,也不是站在台前告诉大家提高作文水平要创新,如何作到有文采。
除了积累和运用,大家可以从各方面寻找素材,不要觉得没有什么好写的。有一篇文章,是说女儿和父亲闹了矛盾,但父亲仍然和以前一样骑车去接孩子。两人在马路上骑着,女儿和父亲不并排。这时逆一道急驶过来一辆车,父亲自然地为女儿挡着,怕她出危险。就这么一个细微的动作,女儿把它描绘的惟妙惟肖。同学们会说,这有什么,经常的事。但有几位同学去写呢?像这位同学,把很平常的事情写了出来,却做到了创新。
提高作文水平,一贯的看书是不是最有效的方法。最主要的是培养兴趣。
①首先语句通顺。多写日记,不一定每天都要写。注意,写自己想写的!一个字也好。写作文,首先要培养表达方法。
②积累字汇。看自己喜欢的书,不喜欢的不看。不要特地去看不喜欢的名著,这样反而会有反效果。
③给自己创造条件。多出去旅游,或者多去参加一些活动,给自己创造写作的条件。玩完有心情写再写。那怕有一两行字。
④表达。交流是必不可少的。上网聊天,在虚拟的世界里。可以表达自如。(不过,不要沉迷于间哦!)
论文写作能力训练
1.全命题作文
(1)文题:由一件小事想到的……
提示:写作本文应该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件事情,把它概括叙述一下,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选材时尽量选择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小事,并且此事与现实生活中某件事物有联系,从中挖掘出新意,据事论理。
(2)文题:山水有情又无情
——谈生态平衡
提示:本文的题目已点明了中心意思,而且提示了文章的思路。因此,可以从山水的“有情”和“无情”两方面立意构思。
写作本文应该先从正面人手,描述青山、绿水、森林、草原以及整个大自然对人类的无私奉献,人类从大自然得到无限的益处。然后再写现实状况,山水有情人却无情,人们争相对大自然强取豪夺,滥砍滥伐,破坏生态平衡,于是大自然便很不客气,给人类以应得的惩罚,表现得非常“无情”。这一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因此,行文时,就应摆出事实,突出文章的中心——山水有情,人也应该有情,爱护大自然,否则便会后患无穷。
(3)文题:我最喜欢的名言(格言):
提示:“名言(格言)”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往往可以丰富一颗纯真的心,并带着他走向光明。
写作有关名言(格言)的文章,只要写出自己喜欢的几种理由即可。但也可以写得别具一格。例如在阐明自己为什么“最喜欢”的同时,引用名人的事迹、地点、言论或诗句。安排好层次,并做到开头点题,结尾和开头照应,突出文章中心。
(4)文题:鲁迅作品中一个文学形象给我的教育
要求:从鲁迅作品中选择一个对自己教育较大的一个人物,作为对象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有不少鲁迅先生的作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写作本文时,首先要确定鲁迅作品中的一个人物形象,正面的或反面的都可以,如阿发、双喜、闰土、孔乙己等,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教育最大的一个。在布局结构上,最好用叙议结合的方式。但要特别注意,不管选择的形象是正面还是反面,都要落实到“给我的教育”上。
(5)文题:对“开卷是否有益”的看法,有人认为“开卷有益”,有人则认为“开卷未必有益”,请以“‘开卷有益’小议”为题,写一篇议论文,结合实际写出自己的看法。
提示:“开卷有益”是一个成语。“卷”指书;“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读书就有好处。这一解释在一般人心中似乎已成定论。其实这是值得思考的,文题中的“小议”就作了这样的暗示。就是说不能笼统地说“开卷有益”,这要看读什么书,为什么读和怎样去读。读好书有益,读内容不好、乃至有毒的书,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从另一个角度说,即使读的好书,也还有动机、方法的问题,能否有益也不可一概而论。
写作此题,还可以肯定上面提出的结论,再提出问题:问题不在书的一面,关键在于读者是否有理解、辨别、批判能力。若有,则凡书均可读,或从正面受益,或从反面受益。
(6)文题:尊老爱幼
提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今有许多动人的故事。“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劳动人民的理想。在当今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尊老”的观念淡薄了,也有些人“爱幼”之心极佳,却爱而不教。本题的内涵较宽,它可以指家庭内外,也可以指整个社会。写作本文,可着重写“尊老”,也可着重写“爱幼”,不必平均使用笔墨,既可正面举例论证,也可从反面说理,亦可正反对比论证。但要做到观点明确,层次清晰,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7)文题:要自觉
要求:联系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在现实生活中,“自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青少年来说,尤其重要。生活到处都在考验我们的自觉性;下雪了,你是否自觉地去清扫马路上的积雪,作业没完成,有好电视节目+你看不看,看到坏人做坏事,你管不管;乘无人售票车,是否自觉交票款等。
写作本文,可抓住一件或几件事实,谈谈有关自觉的问题。
2.半命题作文
(1)文题:的启示
元费用发愁。有一厂家上门允诺,只要她在电视上说一句喝丁该厂的口。服液才使头脑敏捷,就可得到一万元的广告费,可是唐黎拒绝了。她说:“俺家穷,从来没喝过那健脑口服液。如果我为贪钱说瞎话,今后我在社会上怎么做人呢?”
提示,写好读后感,首要的是找准“感点”。“感点”往往是多样的,既可以就材料的主旨发表感想,也可以从某一个侧面发表感想,甚至就其中的某一句话谈感想。如抓住上述材料的主旨可确立“要舍利取义”、“要实事求是”一类的感点,从另一个侧面可确立“要抵制住金钱的诱惑”、“做人要诚实”、“虚假广告做不得”等感点,还可以抓住唐黎的—句话确立“莫为金钱说瞎话”的感点。
“读后感”的生命在于联系实际,“感点”确立之后÷在论证过程中要发挥联想,通过联想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来阐发感点,联系自己的实际。合理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或正反论证等方法,来论证自己的感点。
(2),文题: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有个洋人要做西服,他拿西服样子给中国裁缝,几天后新西服做好了。西洋人一看,中国裁缝仿造得惟妙惟肖。但翻到后面,突然发现挖去一块,又补了一块。西洋人感到奇怪,问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裁缝说:“我是完全照你的样式做的呀!”西洋人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旧西服后面有个补丁。
提示:写作本文,首先要读准材料的主旨。该材料的要害是照搬补丁,由此阐明自己的观点,提出中心论点.那个裁缝的技艺高超,仿造得惟妙惟肖,但他一味模仿,不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果适得其反,把事情办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用举例论证或正反论证等方法,联系**开放的实际,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不可机械的模仿,以譬示人们。
(3)文题,根据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
1991年,****福州总医院小儿科主任医师陈新民出国参加第三届小儿心脏病国际学术会议。他的论文获奖。来自五十四个国家的千余名专家、教授在会场等待他作学术报告。陈新民发现会议前厅悬挂的各国国旗中,竟没有五垦红旗。他当即向举办单位严肃提出:“请先挂上五星红旗,我才进会场作报告!”大会秘书处在赔礼道歉后,马上挂起了中国国旗,陈新民满怀激情地在五星红旗下留了影,才举步进入会场。
提示: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首先要特别注意分析材料的主要情节和内容,然后从中选取一点来议论。这则材料启示我们: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国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要时时处处维护祖国的尊严,让国旗永远飘扬在我们心中。因此,本文的感点应是:要时时处处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
感点提出以后,可举***、徐悲鸿、朱自清等维护民族尊严的事例,来论证感点,然后再用陈新民以及当今知识分子出国留学,不忘祖国,维护民族尊严的事实对感点阐发议论。
(4)文题:阅读下面材料,选一个角度,自攒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某中学经过班级、年级的推荐和一定的测试,选出了20名学生作为市、区三好学生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一事一议的文章。
提示:一事一议,叙是基础,议是关键,要想议得深刻,“事”要选得好。文题中的空白处,可填的“事”范围较广,如一次考试的成功,一次实验的失败,一次获奖,以至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都可选人。当然,要挑选最熟悉的、最有意义的,并且最容易展开议论的事来写。所选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写作本文,叙事要简明概括,议论侧要有深度。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就事论事,而应挖掘其深层含义,即社会意义。
(2)文题:信心+=成功
的启示
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成,然后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本文的正副标题中某部分作了限制,还有一部分需要补充。在正题等式的空白处可加入你认为“成功”所必备的要素,如毅力、智慧、胆略、勤奋等;在副标题的横线上可填你所记叙的事件。但应该注意的是,所填的要素同所填的事件应具有内在的联系。
写作本文时,首先应根据文章题目的特点,补充完整题目,然后按写议论文的方法进行写作。
(3)文题;从想到的(或:从说起)
要求:先补充完整题目,再写成读后感、短评之类的文章。
提示:文题要补充的内容很多,可以是一个成语、一句名言、一句俗语,也可以是—个故事、一首诗、一支歌等,还可以是一件事或一种现象,如“浪费粮食”、“小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随地吐痰,乱扔烟头”、“遇见坏人坏事不敢管”等。写作要先在文题基础上找准“感点”、“评议点”,然后按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论述,阐明文题的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强调“感点”和“评议点”,照应开头。
构思好本文,关键在于选好“感点”、“评议点”,而“感点”、“评议点”又是在所补充的内容中产生。因此,就要抓住文题的精神实质,看准它的现实意义。但必须注意,所谓“感点”、“评议点”一般只能是一点,而不能把它扩大。这样才能集中一点,说深说透,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4)文题:我最爱
要求:先将文题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议论文。
提示:本文属半命题作文,文题中应补充的内容范围很广,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人和事,如爱文学、爱读书、爱运动、爱音乐、爱旅游、爱师长、爱兄弟姐妹等。写作本文首先要把最喜爱的对象填好,然后有条理地阐述爱的理由。但要注意理由一定要充足,否则便不足以说明问题。还要注意文题的“最”字,它表明不是一般的普通意义上的爱。这样才能论述得深刻,突出文章的主旨。
3.材料作文
(1)文题: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唐黎是河南省1996年高考女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她家很穷,正为上大学那数千元费用发愁。有一厂家上门允诺,只要她在电视上说一句喝丁该厂的口。服液才使头脑敏捷,就可得到一万元的广告费,可是唐黎拒绝了。她说:“俺家穷,从来没喝过那健脑口服液。如果我为贪钱说瞎话,今后我在社会上怎么做人呢?”
提示,写好读后感,首要的是找准“感点”。“感点”往往是多样的,既可以就材料的主旨发表感想,也可以从某一个侧面发表感想,甚至就其中的某一句话谈感想。如抓住上述材料的主旨可确立“要舍利取义”、“要实事求是”一类的感点,从另一个侧面可确立“要抵制住金钱的诱惑”、“做人要诚实”、“虚假广告做不得”等感点,还可以抓住唐黎的—句话确立“莫为金钱说瞎话”的感点。
“读后感”的生命在于联系实际,“感点”确立在论证过程中要发挥联想,通过联想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来阐发感点,联系自己的实际。合理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或正反论证等方法,来论证自己的感点。
(2),文题:根据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有个洋人要做西服,他拿西服样子给中国裁缝,几天后新西服做好了。西洋人一看,中国裁缝仿造得惟妙惟肖。但翻到后面,突然发现挖去一块,又补了一块。西洋人感到奇怪,问道:“为什么要这样做?”裁缝说:“我是完全照你的样式做的呀1”西洋人听了恍然大悟,原来旧西服后面有个补丁。
提示:写作本文,首先要读准材料的主旨。该材料的要害是照搬补丁,由此阐明自己的观点,提出中心论点.那个裁缝的技艺高超,仿造得惟妙惟肖,但他一味模仿,不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果适得其反,把事情办糟。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用举例论证或正反论证等方法,联系**开放的实际,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不可机械的模仿,以譬示人们。
(3)文题,根据下面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读后感。
1991年,****福州总医院小儿科主任医师陈新民出国参加第三届小儿心脏病国际学术会议。他的论文获奖。来自五十四个国家的千余名专家、教授在会场等待他作学术报告。陈新民发现会议前厅悬挂的各国国旗中,竟没有五垦红旗。他当即向举办单位严肃提出:“请先挂上五星红旗,我才进会场作报告!”大会秘书处在赔礼道歉后,马上挂起了中国国旗,陈新民满怀激情地在五星红旗下留了影,才举步进入会场。
提示: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首先要特别注意分析材料的主要情节和内容,然后从中选取一点来议论。这则材料启示我们:国旗是国家的象征,国旗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要时时处处维护祖国的尊严,让国旗永远飘扬在我们心中。因此,本文的感点应是:要时时处处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
感点提出以后,可举***、徐悲鸿、朱自清等维护民族尊严的事例,来论证感点,然后再用陈新民以及当今知识分子出国留学,不忘祖国,维护民族尊严的事实对感点阐发议论。
(4)文题:阅读下面材料,选一个角度,自攒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某中学经过班级、年级的推荐和一定的测试,选出了20名学生作为市、区三好学生的候选人。这些候选人的学**绩、身心素质等都不错,思想品德评定都为优秀,而且在《行为规范》、时事政治等笔试中,都名列前茅。
一天,学校又对他们进行了一次特殊的测试。
几个美术考场的门口,扫帚随意地横在地上,抹布杂乱地躺在地上。不少候选人熟视无睹地从它们上面跨过去,而有的候选人则将它们放到了应放的地方。考场内,候选人的面前都放着刀片和未削过的铅笔,以及画纸、草稿纸等。大家开始削铅笔,有的人把铅笔屑削在草稿纸上,有的则随意地削在地上或桌上……
提示:写作本文,首先要读懂材料反映出的问题,选准角度,提炼观点。从学生角度看,“德才兼备”是跨世纪人才的标准;“欲成大事,必从小事做起”。从学校和教师角度看,学校教育应将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培养。然后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进行议论说理,阐释自己的观点。本文宜用开篇点题,结尾照应开头的结构形式。
(5)文题: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材料中的提示,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读书使人避恶,读书使人向善;读书使人聪慧,读书使人高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上面是关于读书的几则名言,相信你也有类似的感受。请你选择读过的一本好书(或一本杂志、一张报纸、一篇文章),谈谈你的心得体会和受到的教益。
提示;写作本文,首先要领会材料中提供的四句名言的用意:这四句名言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读书有益。这不仅限定了作文的内容,也暗示了作文的中心:只能写作品的思想性、教育性,并结合自己谈感受和教益,而不可谈其艺术性。作文时,因为“要求”中说明四句明言只是“提示”,不是必须使用的材料,所以,可选用一两句名言,而不必全部包容,材料中的“提示”,限定了本文要写成“读”、“感”结合的有叙有议的读后感。写作本文时还要注意,所写的感受必须和名言一致,是同向的。如果忽略了这些,而把本文写成内容介绍或大谈读书的作用;或面面俱到,思想艺术一齐谈;或大量文字谈书的内容,感受只简单的一句话,这些都是没有读懂材料,而离题、偏题的现象。
(6)阅读下面材料,抓住实质,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球王贝利踢进了100个球,当别人间他哪一个球最令他满意时,他回答说:“下一个。”
提示;写好本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抓住问题实质。这则材料虽然很短,但读得懂,抓得准,却不大容易。阅读这则材料后,可能得出很多结论。如果得出“鼠目寸光的人是没有出息的”、“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从现在做起”的结论,却有些离题了;如果得出“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过去只能属于历史,未来才属于自己”的结论,则是似是而非。而“不能满足于已取得的眼前成绩”、“只有追求更高目标的人,才是有所作为的”的结论,才是切合题意的。前者意境较浅,只是就事论事,惟后者“只有追求更高目标的人,才是有所作为的人”抓住了问题的实质,立意较深。在准确立意以后,便可构思成文了。选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语言要简洁明了,尽量少用关联词语、形容词和副词,说清说透道理即可。
1.一定要多看书,不管看什么书!小说,名著,短篇的,散文等等.根据个人经验,每次一看小说,我马上就会有东西写,当然质量也不错.但是看的书最好是自己想看,喜欢看的,如果看不喜欢的,就会形成抵触.不过,看书的效果不能马上显现出来,不过长远来看,它多多少少会影响你一段时间.有些人是厚积薄发的.阅读量越多,你的心思将越缜密,慢慢的,你会形成一套属于你自己的思想模式和方法,那时你就会用自己的观点方法来发现问题,考虑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你的写作材料就会越来越多,文章自然不在话下.
2.平常遇到事情,就在心里想想,就算不写出来,也在心里写上一篇小作文;有灵感时,就要马上写下来.
3.平时说话写作文时,语言都要尽量的简练,能做到言简意丰是最好不过,不过眼下你先多多训练如何使语言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