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陵与轩辕庙相距多远 游西安之黄帝陵

2024-06-03 13:32:03 来源:天气频道

32公里。黄帝陵景区内的黄帝陵园位于桥山的半山坡,轩辕庙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千户寨乡始祖山主峰顶上,据两地地图显示,两地相距32公里,驾车40分钟,就可以到达。

游西安之黄帝陵,轩辕庙,壶口瀑布

夏日旅行游记共九篇,此为第一篇
冉冉文
才下火车,又上了汽车,一路远走,上午时分到了轩辕庙和黄帝陵。这一路上,车窗外尽是连绵的群山,山上尽数是郁郁葱葱的树林,若翠绿薄纱轻抚,而山的断面又满是黄沙填充,清新与冷酷并存,娟秀与豪迈同在,别致且动人。树,在这黄沙深处扎根,生长得是不一般的艰辛,不一般的挺拔。
轩辕庙,于桥山之麓,沮河由西向东流淌,这里有五千多年高龄的柏树,黄帝手植柏,当地言道:七搂八半,疙里疙瘩不上算。千年古树在这里算不上罕见,千年,多少代人的功勋与孽缘都已作古,而柏树安静地立在这片黄土地上,她的根将土壤盘起,凝聚成一股力量,她的树干愈发粗壮,支撑起一处晴朗。走过去是祭祀大殿,肃穆而宏伟,这是中华民族祭奠祖先的地方,是炎黄子孙寻根的地方。上古神话传承不息,旧时的祈祷沉淀下来,默默祝福着这片土地,文明平和地穿梭在历朝历代,时至今日,文明依旧充盈着这个绚烂的世界,带给人们惊喜,诉说种种奇迹,由此世间多了滋味。站在这里,仿佛感到千年的岁月在眼前浮现又游走,脚下的土,踩过的砖,都承载着那么多故事,英雄走过,百姓来来往往,落叶归根,万物归宗,漂泊得再远,这片土地都是家,家常在,心里永远温暖,走到哪里都满怀骄傲。
黄帝陵,于桥山之巅,背向西北,面朝东南,与**山地势走向一致,所谓“天倾西北,地不满东南”。一路上山,虽说是夏天,艳阳高照,但这山上树也不少,空气一派芬芳,微风阵阵,倒是不一样的惬意。一眼望去,天际与山峦树影相连,全然没有现代的高楼林立,或是世外才有的风景。
壶口瀑布,东濒山西,西临陕西,黄河水在此一路向南流淌,地势落差,成就了母亲河上的一道瑰丽盛宴。去之前,当地人说,一般的瀑布都挺着腰身,需是抬头仰观,才能一览其高耸的样子,而这壶口瀑布却是不必仰头瞧的,站的地方或高或**,那瀑布就在眼前,你依旧会感觉这是天上倾下的黄河水。母亲河的魅力正在于她不刻意雅贵,亲切得如同近邻,但却深得人人恭敬与仰慕。
到了壶口瀑布,才真的明白当地人的一番话。远处是宽阔的河床,河水席卷着黄土静静流淌着,像熟睡一般,地势猛然一变,河水簇拥起来,奋力下落,正是惊醒的时刻,水花升腾而起,雾气弥漫,顿时四方都是混沌的黄河水,阳光早被浓云遮挡,天也是昏沉沉的颜色,河水里映着天,天注视着河水,他们浑然一体,交相呼应,宛若对唱,一个澎湃汹涌,一个柔情脉脉,一个英姿飒爽,一个落落大方,好一曲壮美!瀑布之下,满是刚刚醒来的河水,悬崖间不比之前宽阔,她们流得很急,奔走而去。人是站不到下面去的不错,所以你不会仰望瀑布,黄河水即在眼前。这里的路很草率,基本都是岩石了,岩石之间也是黄河水,行走其上,步步不易,我靠近瀑布走了走,刚站在她边上,便感觉水雾洒满了全身,我匆匆后退了几步,不过一瞬衣服已经潮湿。游客都是这样,靠近又后退,接着是开心的大笑,人们笑得像孩子一样,肆意而尽兴,仿佛是在母亲身边,无忧无虑,高兴就是放声笑,撒娇就是甜腻脸。
这一日,车不少乘,路不少走,好像还晒黑了些,可我却是如此不舍,尤其还想在壶口瀑布旁站一站。我是这样欢欣河水打湿我的衣服,像母亲轻拍,河水的声音,像母亲无数叮咛嘱咐。我不是一个游客,我是一个孩子,一个前来拜谒始祖的晚辈,我将永远以生于这片土地为骄傲。

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值得游览吗?

值得,黄帝庙亦称轩辕庙,依桥山傍沮水而建,由人文初祖庙、祭祀广场和祭祀大殿组成,1993年后大肆修缮扩建,占地约8000平方米,新建筑全大理石结构,气势恢宏。进庙院山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轩辕手植柏,相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柏高20余米,胸径11米,遒枝苍劲,主干挺拔,柏叶青翠,冠盖蔽空,距今5000多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为群柏之冠。

请介绍轩辕庙每年什么时候祭奠黄帝

祭黄帝陵是在每年的清明节当天。
清明时节,在黄帝陵公祭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盛事,是中华儿女追本溯源、弘扬民族精神、矢志复兴中华之盛典。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是中华文明的奠基者和开拓者。“黄帝崩,葬桥山”。黄帝陵位于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之巅,是中华儿女尊崇与景仰的民族圣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从黄帝逝世起,华夏族就开始了祭祀黄帝的活动,而在历朝历代举行的郊祭、庙祭、陵祭等各种祭祀活动中,桥山黄帝陵的祭祀活动起源最为久远、最为重要。
黄帝陵祭祀之礼仪
《礼记•祭法》上说“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于心者也。心休而奉之以礼,是故唯贤者能尽祭之义。”大意是说,祭礼不是外在物化的表现形式,而是发自人的内心的产物。内心有思念之情产生,表现于外便是祭礼。所以,只有贤德之人,才能透彻地理解祭礼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