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池古村的历史资料-杨池古村的特色
杨池村是在明末清初由登仕郎叶翰彪起建,距今已有超过380年的历史,是清一色的明清古建筑。当时叶瀚彪为了躲避战乱,只身从京城来到这里,见此处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便在此隐居下来,后结婚生子,又有了三个孙子,子孙繁衍。延续至今,已是叶瀚彪的第十五代子孙了。从叶氏族谱记载以及现今建筑考究,整个杨池村是由始祖叶翰彪的一子三孙逐渐发展而来,到了清朝中叶光绪年间,杨池村叶氏中举人士多,取得功名后衣锦还乡就大量起建房屋,逐成现今规模。
相传清朝中叶,肇庆地区发生骚乱和地方叛乱。由于地方守军不力,纷纷败退,叛军很快攻打到肇庆府。肇庆府被围剿占领而频频告急。由于肇庆府远离京城,一下子难以上报求救援军。远水救不了近火。消息传到封川县,叶交便亲自领命,带领一支“封勇”(旧时封川兵勇的简称)日夜兼程前往救援。未到肇庆府,便下令放两声大炮鸣示。“封勇”素来以猛战著称,影响极大。土寇叛军一听到炮声,以为“封勇”来到,闻声丧胆,纷纷弃城而逃,使肇庆府不攻而危解。捷报传到京城,皇帝龙颜大悦,便下诏赏封叶交为“旨赏戴花翎”己酉科拔贡生,委任四川省补用直隶州知州冕宁县知县。从此,声震全国。
杨池古村的特色
杨池古村整座村子都是由青砖建造,目前有60多间砖木结构古屋。硬山顶或歇山顶房屋,昭示着明显的明清风格。建筑物均用经过人工精心雕琢的大块长方形花岗石垫砌底角,起到了很好的防潮、防蛀、防塌作用,无其它古屋那种青苔横生的痕迹。整个建筑结构严密、匀称,造型美观、精致,门窗造型奇特。走进屋内,先后有大门、屏风等,有的甚至有连环小门相叩;抬头向上望,屋脊翘起,瓦脊上和正门上方雕镂有花鸟虫鱼、龙凤麒麟等民间工艺品,手工精巧,惟妙惟肖,并有书法、摹描、图画图案等,真是图文并茂。杨池古村房屋的底层均用花岗岩石条砌筑(据说这样可以起到防潮、防蛀的作用),上层则用青砖。因此,杨池村的古屋均没有其它地方古屋常见的青苔横生的现象。
小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知书达理。村民出门不用关闭家门。并且他们显然懂得这些古居的价值,依然不忘将古居按原样保留,使远道而来的客人有幸一睹明清古居的迷人风姿。
杨池古村的环境
从远眺望,整个杨池村古屋环拱相接,庄严肃穆,是古香古色的古代建筑群,体现着明清时期独特的建筑风味,青山环抱,绿水萦绕,曲径通幽。从外面看,小村像一个世外桃源,而置身其中,又仿佛进入了一条时光倒流的隧道。这里四处环山,林深树茂,空气清新,环境深邃,风景旖旎,走进杨池古村,就像身处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而有“不辞长作杨池人”之感。杨池古村,建于曲径通幽,山环水抱的山坡上,整个村寨都顺着山势而建,高低错落有致,不仅立体感强,而且通风、取光、排水理想,对人群的居住极之有利。村寨共有60多间砖木结构的硬山顶或歇山顶体现明清建筑风格的两进或三进房屋,其中有五间是书院(学宫),一间古代钱庄。杨池古村里的居民全部姓叶,就像一个叶氏族落。在叶氏祠堂前面有一眼池水,常年碧绿,清澈见底;池边上有纤细杨柳,和风依依。池上的柳树,柳影倒印池中。故此称为“杨池村”。
杨池古村的原貌
杨池古村原貌依然,由于杨池村处于大山深处,因此至今仍保留着古朴的民风,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来形容最为确切。走进杨池村就如同走进古代的广信,抬头就可以看到门楣上悬挂着“恩贡”的古代牌匾。杨池古村淳朴的民风,优美的景色,使得它更美,更迷人。
杨池古村的“叶氏大宗祠”是杨池古民居的建筑精华,无论是木雕还是灰塑、壁画,都是岭南古建筑中非常罕见的装饰。“叶氏大宗祠”的3间厅房内,8根木制顶梁柱通体散发古木香味,上面镌刻着工整的对联。据说,这8根梁柱是由8根杉木打造而成的,自明朝年间修建“叶氏大宗祠”时就一直留存到现代,虽历经400年风雨沧桑依旧屹立不倒。广州市文物保护部门有关专家指出,岭南地方古建筑的特色之—,就是支撑主体古建筑的“檐柱”,其整体均由一块石料打凿而成。而“檐柱”由木制成则是北方古建筑特色,在“叶氏大宗祠”出现用杉木作“檐柱”,这在岭南古建筑中是十分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