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四川旅游哪里最凉快 夏天四川清凉避暑好去处

2024-04-10 22:13:01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夏天旅游,当然是要选择最凉快的地方玩啦,不然高温天气出游,着实容易中暑。而说到凉快的地方,很多人都只想到那几个著名的避暑胜地,其实,在如果你在四川,也有很多避暑的好去处。那么,夏季四川旅游哪里最凉快呢?以下夏天四川清凉避暑好去处。

夏季四川旅游哪里最凉快

夏季四川旅游哪里最凉快 夏天四川清凉避暑好去处

夏季四川凉快的地方

青城山

每到夏季,青城山成了成都市民热捧的避暑胜地,满山的瀑布山泉相伴,环境清幽绿树成荫,即使最热的季节,青城山的水依然可以让你觉得冰冷刺骨,是纳凉避暑的好去处。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群峰环绕起伏、林木葱茏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都江堰虹口

每年一到夏天,虹口便是人挤人的场景。虹口是成都人夏天最爱去的地方之一,在虹口不仅可以泡水里打水仗,还可以玩刺激的漂流。

五龙谷

五龙谷位于蒲江鹤山镇五龙村,也是夏天避暑玩水的好去处 ,河面很宽,河水清凉又不深。最主要是人少,耍起水来更肆意更尽兴。来这不仅可以玩水,还能划竹筏、玩橡皮艇。而且这儿的农家乐都靠河边,绿树成荫,除了玩水,还可以树底下喝茶,十分惬意!

峨眉山

盛夏的峨眉山仿佛硕大的天然空调,清凉、幽静、古树成荫,此时去峨眉山避暑、登山、戏水是不少人的一种选择。清新的空气,舒适的气温,完好的森林植被,成为盛夏避暑绝佳地。

夏季四川旅游哪里最凉快 夏天四川清凉避暑好去处

四川夏天避暑去处

西岭雪山

西岭雪山位于大邑县,沿着绵延的山路进发,体验10-25摄氏度的凉爽,在海拔1000多米高的峡谷间,让凉风挟着你凌空飞翔,体验一晃而过的快感。

鸡冠山

鸡冠山位于崇州市境内,算是距离成都最近的原始森林,也是成都唯一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目前还没有开发,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这儿海拔3868米,徒步上山需要3小时,有山峰、原始森林、云海、大熊猫等景色,而且这两天景区内的30多个大型瀑布群,凉快巴适。

什邡钟鼎寺景区

钟鼎寺又名中顶寺,始建于明朝景泰年间(1450—1457),所谓“中鼎”是指其所处位置是蓥 华山区朝山路线之中点,明朝时曾有山路从蓥华镇至钟鼎寺。中鼎寺建成后曾铸铜钟一口, 其形如鼎,所以中顶寺又称钟鼎寺。“孝以龙名愿降甘霖滋稼穑,殿依山建喜居幽壑尘埃。”明朝鲁迅和周建人来这里写下对联。

广元唐家河风景区

广元唐家河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境内,是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天然基因库”、“生命家园”和岷山山系的“绿色明珠”。

广元曾家山风景区

曾家山景区位于秦巴南麓、川陕结合部的广元市朝天区,辖六乡两镇,70000人,平均海拔1400米,总面积51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74%,地质景观独特,享有“溶洞王国”、“石林洞乡”之美称。.年均气温12度,夏季平均气温23度,是春踏青、夏避暑、秋观红叶、冬赏雪的旅游休闲胜地。

雅安天全喇叭河风景区

四川省雅安喇叭河自然保护区,位于雅安市天全县境内。喇叭河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总面积234.34平方公里,位于夹金山东南麓,处在绵延起伏的龙门山、邛崃山脉的南缘,是四川盆地向川西高原过渡的高山深谷地带。

峨边黑竹沟风景区

四川黑竹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四川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黑竹沟镇,地跨哈曲乡、勒乌乡和金岩乡。总面积838平方公里,核心景区面积575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263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500—4288米之间。黑竹沟森林公园的神奇莫测被国内外广泛称为“中国百慕大”。是国内最完整、最原始的生态群落之一。

夏季四川旅游哪里最凉快 夏天四川清凉避暑好去处

四川夏季旅游

绵阳北川药王谷风景区

药王谷位于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与江油市接壤的药王山上,海拔1400~2000米,度假区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药王谷紧靠九环东线(江油—平武),距李白故里江油市23公里,距绵阳市64公里,距成都市166公里。

攀枝花格萨拉风景区

格萨拉生态旅游区位于攀枝花市盐边县西北部的岩口乡、洼落乡、温泉乡及箐河乡境内,地处四川、 云南两省交界处,东邻盐边县国胜乡,南、西与云南丽江市华坪县接壤,北与凉山州盐源县相接。地理坐标为东经101°07′57〃—101°25′54〃,北纬26°53′30〃—27°12′40〃。

巴中空山风景区

巴中空山天盆风景区位于四川省巴中市通江东北的空山地区,属高原盆地景观,东临达州市,南接南充市,西抵广元市,北与陕西省汉中市接壤。

自贡飞龙峡自然风景区

飞龙峡风景区位于自贡市区西南部,距城区15公里,规划总面积为45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是自贡市近郊唯一的生态型景区。飞龙峡山体如断臂大佛,水形似游弋烈龙,民间传说中有佛抱龙飞、断臂为景之说,故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