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慈城在哪_慈城4号线西延取消原因

2024-04-02 04:50:02 来源:天气频道

慈城古县衙是慈城古镇最大的景区,也是最值得一游的所在。
据记载,慈城县衙创建于唐代开元26年(738年),是第一任知县房琯所建,延续至1954年,已有1200余年的历史。初建在浮碧山上,由于外敌入侵和自然灾害的关系,历史上的县衙从经历过两次大火的洗礼.重建的县衙门保持清代县衙的格局,占地面积有四万多平方米。
先是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入迎送的仪门,仪门的东西两厢是财神祠和土地祠。
然后进入大堂的院落,横跨大堂前甬道上的石亭叫做“箴石亭”,全称“圣谕戒石坊”,是帝王戒训地方官吏的建筑。前有“公生明”,后有“廉生威”的戒语,出自明朝山东巡抚年富之手。是明清官吏引以自戒的座右铭,对当今的官员仍适用。
   据说慈城县衙最珍贵的是一段唐代的砖砌甬道,是一千多年前的砖头,呈深灰色、方形、一层层排列整齐,堆积起一条倾斜的1米宽的狭长甬道,这是盛唐时期县衙门大堂的遗迹。
大堂正中悬挂的是“亲民堂”,是县衙断案的公堂。公堂上方是“明镜高悬”四个大字。
在仪门和大堂间的大院两侧分别是东西科房。东科房为户房、钱科、粮科。西科房则是吏、礼、兵、刑、工五房,用蜡像复原了当初县衙的场景。在二堂的后房,展示了很多刑具,兵器和军装。
隔开大堂与二堂有一道院门,是通往内宅的咽喉之地,是看门人住的地方,里面就是内宅。
东侧的院落,有一处廉政教育展馆,将历代的清官廉吏进行展示,叫做“慈城清官墙”,有图片说明。还有清官“清正廉明”的雕塑展示。
有房琯与杜甫交往的历史及其诗词,可以说图文并茂。
还有一雕塑,叫做“天下第一贪”,旁边有一个铜钱状的大门,进门时会有种“钻进钱眼里”的感觉,将污吏会为一堂,里面是历代贪官的塑像和龙虎狗三铡刀,阴森森的,颇有震慑力,用以警示后人。
后院正对门有面铜镜,正反两面,正面叫做“鉴壁”。长廊内的廊下是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九个朝代的宫帽样式及说明,是铸的。
这是一个廊道相连,相互贯通的古代建筑,是长三角地区唯一的真实的古县衙。

谁知道慈城在哪?

慈城在浙江省宁波市。慈城设治始于吴越勾践时(约公元前495年),名叫句章。县治在余姚江畔城山地方,作为越国的屏障。
唐朝开元26年(公元729年)房琯为令,迁县治于浮碧山以南,浚疏阚湖,以灌溉城郊;又以汉名儒董仲舒云世孙董黯母患屡疾,喜欢大隐溪水,奉母筑室以待,担溪水供母饮,母病渐愈,以此故事以名县称为慈溪,属明州。
慈溪原属明州,到洪武十四年以犯明讳,改为宁波府,下辖鄞、慈溪、奉化、定海(镇海),象山五县,后来到清咸丰间,将昌国卫(舟山群岛)改为定海,原定海改为镇海,是为宁属六县。
明永乐十六(1418年)慈溪县令失县印,请示于朝廷,诏令重铸新印,改溪字从谷,名为慈溪。
明嘉靖年间,慈溪县境滨海,遭到倭寇侵犯,始建慈溪城,积极防御倭奴侵犯,清同治十五年重修加高。民国二十六年(1973年)拆城。
一九四九年五月,慈城解放,建立了人民政权。以解放路为界分孝东孝西两镇。1954年十月慈溪县治迁至今慈溪县浒山镇,旧慈溪改称“慈溪镇”,划归余姚线。一九五八年一度转为人民公社,为东风人民公社。一九六零年十月又恢复建制镇划归宁波市管辖。一九八四年十月原慈东乡合并于慈城镇而划归宁波市江北区管辖,为区内最大的建制镇。一九九二年五月,云湖乡和妙山乡划归慈城镇。
2001年10月27日,乍浦乡划归慈城镇。

慈城4号线西延取消原因

没有取消。慈城,史称“句余”“句章”“慈溪城”是慈溪县的中心老县城,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该地区的4号线并没有停止建设也没有取消4号线西延项目。慈城先后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首个慈孝文化之乡、中国年糕之乡、全国文明镇、全国特色小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等“国”字荣誉。

中国慈城是哪里

宁波江北区宁波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郊区!那里就是千年古镇!唐开元26年(738年)设慈溪县城于此,故名慈城,集“县治文化”、“慈孝文化”、“科举文化”、“官宦文化”、“廉政文化”与“风水文化”于一身,是目前江南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千年古县城。城内历史遗迹丰厚,“慈城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慈城人杰地灵,自唐宋至明清出进士519人,被誉为“天下第一进士城”,近现代也涌现出了周信芳、谈家祯、冯骥才等一大批名人名家。
慈城地形地势风貌独特,城池环境钟灵毓秀,规整的“双棋盘格局”被专家赞赏为“中国传统县城的典型代表”。已开放的孔庙、县衙、校士馆等景点设计精致,游览内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