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最具争议的建筑 世界上最著名的欧洲中世纪城堡有哪些
第一柳京饭店位于**首都平壤,高330米,1987年开始兴建,后因资金问题在1992年停工,2008年重启工程,预计2013年完工
第二阿联酋迪拜亚特兰蒂斯饭店
第三罗马尼亚国会大厦
第四捷克奇奇科夫电视塔
第五美国西雅图体验音乐博物馆
第六越南胡志明陵寝
第七英国利物浦都会大教堂
第八美国波特兰大楼
第九中国沈阳方圆大厦
第十巴西石油公司总部
世界上最著名的欧洲中世纪城堡有哪些?
1罗马尼亚德古拉堡
位于罗马尼亚中西部,又叫布朗城堡。1377年始建,1382年建成。整个城堡俨然一个严密的战斗堡垒。称堡中最有特色的是他的四个角楼,这些角楼或储存火药或装了活动地板,专门为想围攻城堡的敌人泼热水设计。4个角楼间有走廊相连,走廊外墙上有射击孔。如今的德古拉堡已成为一座历史,艺术博物馆。
传奇罗马尼亚著名的伏勒德三世伏勒德·德古拉王子,即位后,实行铁腕统治,惯用酷刑,惩死过无数战俘,贪官,**与罪犯,他习惯把犯人毫不留情的钉死在木桩上。于是在人们眼里,他渐渐诶传说成一个吸血鬼,而他居住的德古拉堡也就变成了吸血鬼的老巢。再者,德古拉堡历史上发生过好几次大战,不少英勇武士惨死城堡内外。几百年光阴吹拂,这个城堡仍然被恐怖的鬼魂传说所笼罩。
2**兰格拉米斯古堡
**兰闹鬼最凶的城堡,位于**兰的格拉米。1372年修建。兼容法国与**兰的建筑风格,诺曼底式的角楼将古典的**兰塔楼合围。城堡外有绚烂的意大利花园和荷兰花园,治理精美。
传奇绰号老虎的克劳福特公爵,曾经是格拉米斯古堡的主人,据说他喜欢周六子夜巫魔会的时候和魔鬼打牌。莎士比亚从这里的鬼魂传奇中得到灵感,写下了《麦克白》。
3爱丁古堡
爱丁堡城堡是爱丁堡甚至于**兰的精神象征,于1571年修建。耸立在死火山岩顶上,居高俯视爱丁堡市区,每年八月在此举办的军乐队分列式(militarytattoo),更将爱丁堡城堡庄严雄伟的气氛表露无遗。
它位于死火山的花岗岩顶上,在市中心各角落都可看到。爱丁堡城堡在6世纪时成为皇室堡垒,1093年玛格丽特女王逝于此地,爱丁堡城堡自此成为重要的皇家住所和国家行政中心,延续至中古世纪一直是英国重要的皇室城堡之一,一直到16世纪初荷里路德宫落成,取代爱丁堡城堡成为皇室的主要住所,不过爱丁堡城堡依然是**兰的重要象征。爱丁堡城堡沿坡旋绕而上分为lowerward、middleward、upperward等区域,共有数十个参观点,较重要的包括圣玛格丽特礼拜堂,据说是爱丁堡现存最古老的建筑,而城堡内的军事监狱,曾囚禁拿破仑的军队,墙上仍留存着法国军队在墙上抓刻的指痕。
城堡内著名的monsmeg炮于1449年时在比利时建造,经过200多年多次战役后,于1829年重回爱丁堡,现在安置在城堡地窖(castlevaults)中,城堡内宫殿(palace)有不少**兰宝物,如1540年设计的**兰王冠,与其他的皇杖、剑等文物置于皇冠室中。爱丁堡城堡同时也是**兰国家战争博物馆、**兰联合军队博物馆之所在地。
4法国卢瓦尔河香波堡
贵族的华丽妄想与文艺复兴时期辉煌艺术的完美结合。最具艺术气质的城堡,“拥有真正的王者风范”。说实话就是一座别墅。
5圣米歇尔山
位于法国诺曼底圣马洛海湾附近,始建于公元708年。岛上建有圣米歇尔修道院和教堂。修道院外表古朴庄重,墙厚一米,屋脊呈三角形。其中的圣米歇尔教堂由巨大的墙垛支撑着,每一条拱线,每一处花纹都向上冒出尖峰,让人感觉有一种向上飞升的合力。在最高的教堂钟楼尖顶上有大天使圣米歇尔的金像。
在1337至1453年的英法百年战争中,曾有119名法国骑士躲避在修道院里,依靠围墙和炮楼,抗击英军长达24年。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此岛是该地区唯一没有陷落的军事要塞
牙利布达佩斯的多瑙河两岸和布达城堡区
【名称】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多瑙河两岸和布达城堡区
【类别】世界遗产
【批准年号】1987年
【遗产原属】欧洲著名的中世纪古城
【遗产现状】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多瑙河两岸和布达城堡区,文化遗产.
【简介】
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多瑙河两岸和布达城堡区,文化遗产,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布达佩斯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城市,具有浓郁的古老气息。主要的遗迹集中于多瑙河右岸布达城堡山上,有罗马城市式的遗址和哥特式的建筑。另有两处著名建筑圣玛丽亚教堂和造型别致的渔人堡。
布达佩斯是欧洲著名的中世纪古城,它位于风景如画的多瑙河两岸。河右岸多山,称为布达,左岸地势平坦,称为佩斯,将布达与佩斯连为一体的是横跨河上的8座大桥和穿越多瑙河底的一条现代化地下铁道。布达佩斯最主要的历史遗迹都集中于多瑙河岸那座海拔167米的布达城堡山上,可以说,布达佩斯的历史主要就是布达城堡山的历史。
据考古发现,公元前3000年前后,便有原始居民在布达这块土地上居住,公元1-2世纪,这里是罗马帝国潘诺尼亚行省的首府。公元896年,来自乌拉尔山的马扎尔族人来此处定居,并将其王宫建于布达佩斯以北险峻的维舍格拉德的山顶上。1241-1242年鞑靼人入侵后,国王贝拉四世终于决定在河右岸的山嘴上构筑城堡,建筑围墙,这一年是公元1247年,也是城堡山的真正的得名之时,此后又用了几十年的时间,这座城市才初具规模,这就是最早的布达佩斯。14-15世纪可以称为城堡山的全盛时期,这里逐渐发展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工商业之发达和艺术之繁盛享誉全欧。1541-1686年间,这里被土耳其人所占,沦入异族铁蹄之下达145年,在此期间,各种古迹遭到严重破坏,18-19世纪得以重建,被毁的王宫改为巴洛克式建筑,1872年,布达与佩斯正式合并。
布达依山而建,地处河岸台地和山坡之上,地形奇特,风光别致,这座狭长的古城长约1500米,宽约500米,只有3个城门可以通行,易守难攻。
全城共有4条平行的主要街道,**小小的广场是城内最独特的景观,这是当年居民们自由交易的场所。纵横的街道和频繁出现的小广场反映了欧洲中世纪城市的特点,城堡区的中心是圣三神广场,广场上原有一座哥特式教堂,土耳其人占领期间被毁,19世纪末得以重修。圣埃蒂安国王的雕像和巴洛克式的圣三神圆柱是广场上更亮丽的焦点,为整个广场增色不少。坐落于西城门附近的是当年的市政大厅,即布达城最高行政长宫的府邸,整个建筑分为5层,基座为石制,高耸的尖顶尤其引人注目。
城堡山另外两处著名的景点是有700余年历史的圣玛丽亚教堂和造型别致的渔人堡。
圣玛丽亚教堂又称马加什教堂,这是由于1470年,匈牙利国王马加什曾命手下将自己的王徽悬挂于教堂的南门上。这座教堂始建于13世纪中叶贝拉四世时,此后的几百年间,众多的国王在这里举行加冕仪式,固此又称为加冕教堂。许多国王的婚礼,王室庆祝军队出征凯旋等仪式也多在这里举行,可以说,圣玛利亚教堂是布达佩斯历史的见证。这座教堂从风格上来说属哥特式建筑,在穹形尖顶的西大门两侧有一高一低不对称的两尖塔,南塔高80米,带有彩石花纹,是教堂外观最美丽的部分,另一很矮很粗的贝拉塔,带有4个角楼,拱顶都用彩色玻璃镶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墙壁和墙角造型多变,给人灵巧而雅致的感觉。教堂的圣玛利亚门额上有描述圣母归天的14世纪浮雕,教堂内部壁画描绘了圣徒们的行事。教堂前耸立着一座八角形石塔,雕刻十分特别。这座教堂在土耳其人占领时曾被改建为**寺,布达城光复后又恢复为天主教堂,它现在的外观是在1874-1896年修缮时定下来的,当时许多杰出艺术家参与了城堡的修缮。
白色渔人堡是在中世纪城墙的根基上建造的一段100多米长的白石墙。墙内沿阶梯拾级而上,可看到宽敞的城顶和两侧半人高的护墙,城内还有烽火台似的圆塔楼。
还有匈牙利末代**和***霍尔蒂的皇宫,这是一座巴洛克式的华丽皇宫,现已辟为博物馆,匈牙利民族画廊、城堡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都设于皇宫内。
城堡山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而且还是一处独特的自然景观。美丽的多瑙河在这里形成一个半圆,城堡山就坐落在河套中间,山南端的椭圆形主峰耸立在多瑙河畔,俯视着佩斯城。从凹进去的对岸看,山水相映,城堡山巍峨壮丽。山后则是格列特山的巨大剪影,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画。
佩斯虽然没有布达那么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古迹,却也是布达佩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佩斯地处平原,是全国的行政和工商业中心。这里林木繁茂,道路笔直。小林荫道环绕的内城,是老佩斯的中心。内城有古老的王宫、博物馆、科学院和大学区,也是政府机关和议会所在地。
位于多瑙河畔的匈牙利国民议会大厦,建于1884-1904年,是一座新哥特式建筑,长268米,高96米。
值得一提的是河畔历史悠久的大教堂。它始建于13世纪,原是罗曼式建筑,后改为哥特式。奥斯曼王朝时再次遭到破坏,至1739年重建完成。目前,这座教堂里仍有一个朝向麦加方向的壁龛室,标明它在奥斯曼王朝时期曾是一个**寺。
布达佩斯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城市,悠久的文化使它具有浓郁的古老气息。美丽的多瑙河穿城而过,又为它增添了迷人的自然色彩。再加上这里的保护工作十分得力,使布达佩斯这座古城一直象一幅迷人的画卷一样展现在世人面前。布达佩斯城堡山
布达佩斯城堡山(匈牙利)
城堡山是布达佩斯最早的旧城,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博物馆,展示了布达
佩斯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匈牙利民族的过去。
城堡山的地势险要,它坐落在濒临多瑙河岸的一座海拔167米的山冈
上。选择这样的地方修建城堡,显然是当年出于战争防御的需要。这座狭长
的古城长1500米,最宽处不超过500米。城四周顺着山坡高墙壁垒,只设有
3个城门可以通行。这样的地势易守难攻。
城堡山始建于13世纪,来自乌拉尔山的马扎尔族人经过几百年的游牧迁
移,终于在公元896年定居在匈牙利这块土地上。最初的王宫本来建在布达
佩斯以北险峻的维舍格拉德的高山顶上。鞑靼人入侵之乱结束以后,国王贝
拉四世于1247年决定在城堡山修建城堡,先后用了几十年时间才使它初具规
模,这就是最早的布达佩斯。
14~15世纪是城堡山的全盛时期,这个当时被称作“布达”的山城成为
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1541年土耳其人侵入匈牙利,首都布达落入
奥斯曼帝国之手,在外族人铁蹄之下达145年。在此期间,城堡山年久失修
并屡遭火灾、地震和战乱之患。匈牙利独立后,于18~19世纪重新城堡山,
被毁的王宫改为巴罗克式建筑。此时的布达已**地扩展,除城堡山外,山
下多瑙河右岸的许多地方也建起了街区。1873年布达与多瑙河左岸的佩斯两
城合并,成为统一的布达佩斯,这时的城堡山仅成为首都一角。
城堡山全城共有4条平行的主要街道,若干横向的胡同和叉道又将各主
要街道相互贯通。每隔不远,街角上就有一个或大或小的广场,这是居民当
年自由交易的场所。这样的街道布局反映了欧洲中世纪古城的特点。
在西门附近,矗立着一幢石基座的五层大楼,那高耸的尖顶显得格外壮
观。它是当年的市政大厅,即布达城最高行政长官的府第。可以想象在几百
年的岁月里,这里曾经戒备森严,冠盖云集,好不壮观,只是今天已经事过
境迁,楼前广场空空荡荡,往日的一切盛况都成了过眼烟云,只有不远处的
军事历史博物馆还在默默地陪伴着它。这个博物馆原来是个大兵营,现在展
示匈牙利在历史上拥有过的各种兵器,其中还可看到几门中国清朝的铜炮,
想来这该是参加八国联军的奥匈帝国军队掠回的“战利品”。
城堡山最有名的景点是马加什教堂(圣玛丽亚教堂),它已有700年的
历史。这座哥特式的建筑物精美绝伦,简直是件艺术珍品。教堂墙壁、墙角
的造型多变,看上去十分协调雅致。教堂的拱顶尤为壮观,皆由彩色玻璃镶
嵌而成,拼成美丽的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教堂两侧高耸若干尖塔楼,
其中最高的一个呈圆柱形。它下半部分的四周布有5层尖拱顶的长窗,往上
犹如一段经过雕镂的象牙塔,再往上陡然变细,好像插在那里的一把利剑直
指青天。
这座教堂建于1255~1269年,在以后的一个世纪中不断得以完善。1470
年,匈牙利太平盛世时代的著名国王马加什下令将自己的王徽悬挂在这个教
堂的南门上,马加什教堂便因此而得名。在几个世纪当中,这个教堂内举行
过各种隆重的庆典,包括为国王加冕,国王举行婚礼和王室庆贺军队出征凯
旋等。土耳其人占领时期,它曾被改为**寺,布达光复后又被恢复为天主
教堂。它现在的外观是在1874~1896年那次修缮后固定下来的。当时全国许
多杰出的艺术家参与了这次规模宏大的修缮工程。
马加什教堂紧靠城堡山的另一处名胜——白色的渔人堡。这是本世纪初
在原中世纪城墙的根基上建起的100多米长的白石墙。墙内沿阶梯拾级而
上,城顶上相当宽敞,两侧筑有半人高的护墙。城上每隔不远,修有一座烽
火台似的圆塔楼,塔顶尖尖的,好似一顶顶白色斗笠。站在渔人堡的城上眺
望,多瑙河从脚下静静地流过,对岸的国会大厦、沿河各种建筑物,郁郁葱
葱的玛尔吉特岛和远处的群山尽收眼底,使人心境豁然开朗。难怪人们公认,
渔人堡为城堡的景观增色不少。
城堡山的南端被规模宏大的古王宫全部占据。只要看到至今尚未修复的
弹痕累累、摇摇欲坠的旧宫门,就可以想象这座欧洲闻名的宫殿在历史上经
历过的磨难。最早在这里建造王宫是在13世纪,实际上那只不过是个很简陋
的筑有高墙的堡中之堡,直到十五六世纪才逐渐形成具有三大庭院的哥特式
宫廷建筑。后来几经战乱,又经历了土耳其人的占领,古王宫毁坏严重。1715
年,临近多瑙河的最南端王宫首先被修复。1749~1770年,在一批奥地利名
建筑师的参与下又改建了王宫的其他部分。这项浩大工程竣工后,王宫面貌
一新,只是建筑风格已由中世纪的哥特式改变为巴罗克式,建筑布局也发生
了很大变化。从19世纪奥匈帝国建立到1905年,它进一步臻于完善,成为
欧洲最辉煌的王宫之一。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匈牙利的许多王室在这里
享受过豪华的生活,著名的希茜公主、匈牙利末代国王和***霍尔蒂都曾
在这里居住过,不幸的是二战的炮火又几乎将它变成废墟。
如今经过几十年的修复,这座宫殿已向游人开放,每天吸引着众多的参
观者。它的正殿已被辟为“民族画廊”,在上下三层的巨型大厅里展示着匈
牙利历代名画家的大量绘画和雕塑精品。配殿部分被辟为“匈牙利工人运动
博物馆”和“布达佩斯历史博物馆”。全国最大的藏书地——塞尼亚国家图
书馆也设在这里。
王宫的庭院也格外气派。在面对多瑙河的殿前广场上,耸立着欧仁尼大
公骑马的青铜塑像,他是1686年匈牙利从土耳其人手中收复布达城的军事首
领。塑像的那种横刀立马、威风凛凛的神态栩栩如生。院里还有一组群雕也
很吸引人,它描绘了马加什国王与他的宠臣们外出打猎的情景。仅从王宫庭
院的众多塑像中就不难看出,匈牙利在中世纪以后受文艺复兴的影响,艺术
水平曾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在宫殿的左侧,原有一个很大的御花园,可惜现在只留下了一座铺满碎
石的空地。从御花园到王宫大门之间,还留有大片建筑物废墟。
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城堡山作为历史古迹得到很好的修缮。可惜在二
战期间,它再度受到严重损坏,王宫和一大片民宅被炸成一片瓦砾堆。1945
年开始重建,几十年来从未停顿。目前除规模宏大的王宫尚未完全修复外,
城堡山的其他部分基本上再现了100多年前的原貌。以自己浓郁的古风和民
族风格,引发着国内外游人的思古之幽情。
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事。(有多少说多少)
经济损失
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参战,波及20亿人口(占当时世界人口的80%),战火燃及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作战区域面积为2200万平方公里,交战双方动员兵力达1亿人,直接军费开支总计约3万亿美元,占交战国国民总收入的60%至70%,参战国物资总损失价值达4万亿美元。
按1937年的比价计算,日本侵略者给中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
二战参战国蒙受的全部损失中有41%是苏联的损失。据俄罗斯公布的材料,苏联在1941年到1945年卫国战争期间,物质损失按照1941年的价格计算达6790亿卢布。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1945年期间以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国学术界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至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为“大战的序幕与爆发”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直接参战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代价。战争期间,苏联、美国、英国军队伤亡总人数达1860万人,苏联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中国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以上;美国财产损失3500亿美元,苏联财产损失2000亿美元,英国财产损失1500亿美元,中国财产损失1000亿美元以上。
法西斯国家本身在大战中也遭受重创。战争期间,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5%,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经济损失达3000亿美元;日本动员的最大兵力为9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8%军队伤亡总数达216.1万人,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通常分为轴心国的战略进攻与同盟国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与战略转折,以及同盟国的战略进攻与轴心国的战败三个阶段。
1939年9月至1942年夏秋,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先后在各自的战场上展开全面战略进攻,在遭到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抵抗后,其进攻锐势逐渐减弱,终于在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地区、非洲战场的阿拉曼地区和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域到达战略进攻的终点。
在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折之前,各主要战场均有着各自的战略相持阶段。1942年11月前后,盟军在三个主要战场先后进行的斯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和瓜达卡拉尔岛战役,标志着大战战略转折的实现。
1944年,同盟国在欧亚战场先后转入全面战略进攻。欧洲战场方面,苏军率先在东线发动强大攻势,美英等国盟军随后在法国登陆,形成对德国的东西夹击。亚洲与太平洋战场方面,盟军通过岛屿登陆作战和海空作战对日军展开战略进攻。欧亚各国的抵抗运动和游击战争则配合着盟军的进攻,加快了民族解放的步伐。
1945年2月,苏联、美国、英国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共商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大计。1945年4月1日,盟军在鲁尔地区合围西线德军主力,下旬即进抵易北河一线。苏军于4月16日发起柏林战役,25日与美军会师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27日突入柏林市中心,29日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部代表正式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德国投降后,苏、美、英三国首脑于7月17日至8月2日举行波茨坦会议,商讨如何处置德国、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等问题。会议期间,中国、美国、英国签署并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是,公告内容遭到日本政府的拒绝。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9日兵分三路向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在中国军民协助下,苏军解除关东军武装,11日进入**北部地区,25日占领南萨哈林岛,9月1日进占千岛群岛。8月9日,***号召中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面反攻。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各抗日游击队立即向华北、华中、华南敌占区发动进攻,并抽调大量兵力进军东北,会同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作战,取得反攻的重大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28日,盟军开始在东京附近和其他地区登陆,实现对日本的占领。9月2日,日本代表在驻泊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代表在南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即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交战双方大量使用坦克、装甲车、飞机、火炮、军舰等现代武器装备,并首次使用雷达、火箭炮、导弹、原子弹等新式武器和技术,导致作战形式和方法的重大变革,出现了闪击战、大纵深作战、登陆与抗登陆作战、潜艇战与反潜战、航空母舰编队作战、战略轰炸与防空作战、空降与反空降作战等新的作战形式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参战国在战争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对军事思想和战略理论的影响深远,为各国国防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的又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及其奠定的“雅尔塔体制”,为战后世界的相对和平创造了条件。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削弱了资本主义世界,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诸强并立、相互争霸的格局,出现了美国独霸的一统天下。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亚欧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前提。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道路。
1939年9月1日德军入侵波兰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爆发
10月波兰战役结束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西欧
5月19日英国远征军开始撤退,6月2日撤退完毕
6月14日法国投降
7月不列颠战役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
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2年4月18日美国16架b-15轰炸机轰炸东京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美国击败日本,
7月阿拉曼战役英军击败德军,
11月至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会战苏军全歼德第6集团军扭转战局
1943年2月美军占领瓜岛
1943年4月18日美国p-38机群击落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座机,击毙山本
1943年6月盟军西西里岛登陆
1943年7-8月苏军与德军进行库尔斯克会战,击败德军
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同时,美军太平洋舰队进行马里亚那岛登陆
1944年10月美军登陆菲律宾,莱特湾海战爆发
1944年12月德军阿登反击,被盟军击退
1945年1月菲律宾战役结束
3月美军登陆硫磺岛
5月希特勒自杀,德国投降,美军登陆冲绳岛
8月,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日本政府宣布投降
9月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二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worldwarii,简称二战)。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以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等轴心国(及芬兰、伊拉克、伪满洲国等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4万多亿美元付诸流水。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美国、苏联、中国、英国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人民战胜法西斯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名称:第二次世界大战
地点: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近东、太平洋、大西洋、地中海
时间: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参战方:同盟国,轴心国及其盟友
结果:同盟国获胜
参战方兵力:
德国投降
德国签字投降是在1945年5月8日24时,地点柏林市东南的卡尔斯霍尔斯特的德国军事工程学校大楼大厅,投降书规定,从1945年5月9日1时开始生效。
德国投降书共有六项条款内容如下:
1.我们,这些代表德军****部的签字者,同意德国一切陆、海、空军及目前仍在德国控制下的一切部队,向红军****部,同时向盟国远征军****部无条件投降。
2.德军****部立即命令德国一切陆、海、空,及党卫军与目前仍在德国控制下的一切部队的司令官于中欧时间1945年5月8日23时至5月9日1时停止一切军事行动,留在当时所在地点,全部解除武装,将所有武器和军事物资移交给当地盟军部队司令官或盟军****部委派的军官代表,保证对于所有舰艇船只、飞机及它们的发动机、壳体和设备,以及所有汽车、武器、仪器和一切作战用的军事技术装备,决不加以任何破坏和损伤。
3.德军****部立即指定相应的指挥人员保证执行红军****部和盟国远征军****部作出的所有进一步的指令。
4.本投降书并不妨碍今后用其他由联合国或以联合国名义签订的、适用于整个德国和全体德国武装力量的有关投降的总文件来替代。
5.遇有德军****部或归它指挥的任何部队拒不执行本投降书时,红军****部和盟国远征军****部可采取它们认为是必要的惩罚措施或其他行动。
6.本投降书有俄、英、德三种文本。俄、英文本为唯一准确的文本。
日本投降
1945年3月4日,马尼拉光复。5月3日,中英美联合反攻缅甸胜利。6月22日,日本失冲
原子弹在长崎爆炸后腾起的蘑菇云
绳岛。7月16日,美国试炸原子弹。7月26日,中英美发表《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9日早晨,长崎原子弹爆炸后在天空升起一个高度达6万英尺(18公里)的蘑菇云。
在硫磺岛、冲绳岛以及其他地方的苦战使双方都遭受严重的人员伤亡,不过这些战役的成果是日本的缓慢撤退。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深飞行员丧身战场,日本开始实行由神风特攻队直接冲击重要军事目标,试图减缓美国部队的进攻速度。但同时,东京和其他城市遭到了美军的轰炸。在中国战区,国军在中美空军支援下牵制日军并轰炸大陆补给线。日军意图反制而发动湘西会战与鄂西会战,中国皆防卫成功。1945年2月3日,苏联同意介入太平洋战事。1945年4月5日,苏联政府在《苏日中立条约》到期前,宣布《苏日中立条约》不再有效。投机的斯大林选择在8月8日对日宣战,发动八月风**动攻入中华民国东北地区。国军亦对华南地区发动躁进作战,目标广东及湖南。而同月美国分别在日本的广岛(8月6日)和长崎(8月9日)投下了两颗原子弹震撼日本,广岛24.5万人口中死亡和失踪人数达71379人,受伤人数近10万,长崎23万人口中的约14万8千人伤亡和失踪。面对核武器的威胁与中国东北地区的丧失,日本天皇裕仁与内阁开始重新考虑投降。日本帝国在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正式宣布投降。最终的投降书是于1945年9月2日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签署的,此后麦克阿瑟将军开始负责日本的重建。这段时期在日本被看作是美军的占领期。美国总统杜鲁门于1946年12月31日正式宣布,美日两国已经不处于敌对状态。
编辑本段战争后果
人员伤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死伤人数最多的战争,大约有7000万人死亡。
其中苏联约为2800多万死亡;中国约为1800多万死亡;美国共有42万人死亡;英国共有40万人(包括军人和平民)死亡;法国有80多万人(包括军人和平民)死亡,其中平民占到多数。
另外还有至少1.3亿人受伤,合计伤亡1.9亿人(其中苏联约为6000万伤亡,中国约为3500万伤亡)。
轴心国方面,德国有2800万人死伤;日本有690万人死伤;意大利有70万人死伤。
主要参战国家死亡人口列表
国家/地区1939年人口军事人员死亡平民死亡犹太死亡数总死亡人口死亡占总人口比
苏联175,500,0008,700,00016,900,0001,000,00026,600,00015.15%
德国69,623,0005,533,0001,810,000160,0007,503,00010.77%
中国517,568,0003,800,00014,200,000
18,000,0003.47%
日本71,380,0002,041,000580,000
2,621,0003.67%
南斯拉夫15,400,000446,000514,00067,0001,027,0006.67%
美国131,028,000407,30011,200
418,5000.32%
英国47,760,000382,60067,800
450,4000.94%
意大利44,394,000306,400145,1008,000459,5001.04%
匈牙利9,129,000300,00080,000200,000580,0006.35%
罗马尼亚19,934,000300,00064,000469,000833,0004.22%
法国41,700,000212,000267,00083,000562,0001.35%
波兰27,007,000100,0001,900,0003,000,0005,000,00018.51%
芬兰3,700,00095,0002,000
97,0002.62%
印度378,000,00087,0001,500,000
1,587,0000.42%
菲律宾16,000,00057,00090,000
147,0000.92%
加拿大11,267,00045,300
45,3000.40%
澳大利亚6,998,00040,400100
40,5000.58%
阿尔巴尼亚
1,073,00028,000
20028,2002.63%
捷克斯洛伐克15,300,00025,00043,000277,000345,0002.25%
保加利亚6,458,00022,0003,000
25,0000.38%
缅甸16,119,00022,000250,000
272,0001.16%
希腊7,222,00020,000220,00071,300311,3004.31%
比利时8,387,00012,10049,60024,40086,1001.02%
新西兰1,629,00011,900
11,9000.67%
南非
10,160,00011,900
11,9000.12%
荷兰8,729,0007,90088,900106,000202,8002.32%
泰国15,023,0005,600300
5,9000.04%
埃塞俄比亚17,700,0005,000200,000
205,0001.16%
西班牙
25,637,0004,500
4,5000.02%
挪威2,945,0003,0005,8007009,5000.32%
丹麦3,795,0002,1001,0001003,2000.08%
巴西40,289,0001,0001,000
2,0000.00%
伊拉克3,698,0001,000
1,0000.03%
纽芬兰
300,0001,000100
1,1000.37%
蒙古
819,000300
3000.04%
伊朗14,340,000200
2000.00%
奥地利
6,653,000
40,50065,000105,5001.59%
古巴4,235,000
100
1000.00%
爱沙尼亚
1,134,000
40,0001,00041,0003.62%
交趾支那
24,600,000
1,000,000
1,000,0004.07%
冰岛
119,000
200
2000.17%
印度尼西亚
69,435,000
4,000,000
4,000,0005.76%
爱尔兰
2,960,000
200
2000.00%
**
23,400,000
60,000
60,0000.26%
拉脱维亚
1,995,000
147,00080,000227,00011.38%
立陶宛
2,575,000
212,000141,000353,00013.71%
卢森堡295,000
1,3007002,0000.68%
马来亚
4,391,000
100,000
100,0002.28%
马耳他
269,000
1,500
1,5000.56%
墨西哥19,320,000
100
1000.00%
太平洋诸岛1,900,000
57,000
57,0003.00%
东帝汶
500,000
55,000
55,00011.00%
新加坡
728,000
50,000
50,0006.87%
合计1,961,071,00023,037,50043,363,4005,754,40072,155,8003.70%
二战的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1945年期间以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为主的法西斯力量与以中国、苏联、美国、英国等同盟国为主的反法西斯力量之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的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中国学术界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止时间为1931年9月至1945年9月,而以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至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为“大战的序幕与爆发”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直接参战的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代价。战争期间,苏联、美国、英国军队伤亡总人数达1860万人,苏联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中国军民伤亡达2000万人以上;美国财产损失3500亿美元,苏联财产损失2000亿美元,英国财产损失1500亿美元,中国财产损失1000亿美元以上。
法西斯国家本身在大战中也遭受重创。战争期间,德国动员的总兵力为17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1.5%,军队伤亡总数达1170万人,经济损失达3000亿美元;日本动员的最大兵力为97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8%军队伤亡总数达216.1万人,经济损失达1000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通常分为轴心国的战略进攻与同盟国的战略防御,战略相持与战略转折,以及同盟国的战略进攻与轴心国的战败三个阶段。
1939年9月至1942年夏秋,德国、意大利、日本轴心国先后在各自的战场上展开全面战略进攻,在遭到同盟国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抵抗后,其进攻锐势逐渐减弱,终于在苏德战场的斯大林格勒地区、非洲战场的阿拉曼地区和太平洋战场的中途岛海域到达战略进攻的终点。
在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折之前,各主要战场均有着各自的战略相持阶段。1942年11月前后,盟军在三个主要战场先后进行的斯林格勒会战、阿拉曼战役和瓜达卡拉尔岛战役,标志着大战战略转折的实现。
1944年,同盟国在欧亚战场先后转入全面战略进攻。欧洲战场方面,苏军率先在东线发动强大攻势,美英等国盟军随后在法国登陆,形成对德国的东西夹击。亚洲与太平洋战场方面,盟军通过岛屿登陆作战和海空作战对日军展开战略进攻。欧亚各国的抵抗运动和游击战争则配合着盟军的进攻,加快了民族解放的步伐。
1945年2月,苏联、美国、英国首脑举行雅尔塔会议,共商最后打败德日法西斯和建立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大计。1945年4月1日,盟军在鲁尔地区合围西线德军主力,下旬即进抵易北河一线。苏军于4月16日发起柏林战役,25日与美军会师在易北河畔的托尔高,27日突入柏林市中心,29日强攻国会大厦。30日,希特勒自杀身亡。5月8日,德国****部代表正式签署德国无条件投降书。
德国投降后,苏、美、英三国首脑于7月17日至8月2日举行波茨坦会议,商讨如何处置德国、对日作战和战后处置日本等问题。会议期间,中国、美国、英国签署并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投降。但是,公告内容遭到日本政府的拒绝。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先后在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苏联于8月8日对日宣战,9日兵分三路向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在中国军民协助下,苏军解除关东军武装,11日进入**北部地区,25日占领南萨哈林岛,9月1日进占千岛群岛。8月9日,***号召中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面反攻。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各抗日游击队立即向华北、华中、华南敌占区发动进攻,并抽调大量兵力进军东北,会同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作战,取得反攻的重大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28日,盟军开始在东京附近和其他地区登陆,实现对日本的占领。9月2日,日本代表在驻泊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9月9日,侵华日军代表在南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此即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现代化的战争。交战双方大量使用坦克、装甲车、飞机、火炮、军舰等现代武器装备,并首次使用雷达、火箭炮、导弹、原子弹等新式武器和技术,导致作战形式和方法的重大变革,出现了闪击战、大纵深作战、登陆与抗登陆作战、潜艇战与反潜战、航空母舰编队作战、战略轰炸与防空作战、空降与反空降作战等新的作战形式和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参战国在战争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对军事思想和战略理论的影响深远,为各国国防建设提供了历史借鉴。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的又一个伟大的转折点。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及其奠定的“雅尔塔体制”,为战后世界的相对和平创造了条件。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削弱了资本主义世界,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诸强并立、相互争霸的格局,出现了美国独霸的一统天下。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亚欧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前提。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为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道路。
1939—1945年,德国、意大利、日本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和历史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时代所固有的各种基本矛盾一个也未解决,而又增加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矛盾,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以及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矛盾。随着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和军事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军事实力发展较快的德、意、日三国要求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起来。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又使这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摆脱危机而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德、意、日三国,相继发动了局部侵略战争,最后终于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首先揭开这次战争序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1931年9月18日,盘踞在中国沈阳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向当地中国驻军发起进攻。1933年1月,日军开始向华北进犯。1937年7月7日,日军又向驻守北平西南郊芦沟桥的中国军队发起进攻,中国人民从此全面开展了历时8年的抗日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开始是德军入侵波兰以至西欧各国。战争分五个阶段。
战争第一阶段(1939年9月1日至1941年6月21日),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犯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全面爆发。9月3日,英、法对德国宣战,不列颠帝国的自治领和殖民地加入了英、法同盟(9月3日,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加入;9月6日,南非联邦加入;9月10日,加拿大等加入)。由于波兰几乎没有战争准备,双方实力又极为悬殊,波兰很快就被德军占领,国家灭亡。9月17日,苏联军队开进了波兰,占领了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等地区。9月28日,德苏签订了“定界”条约,确定了双方各自在波兰的占领地区。
从战争爆发到1940年5月前,英法推行战前外交方针,企图将德国侵略祸水引向苏联。而法西斯德国则利用战略间歇,积极准备进攻西欧各国。
1940年4月9日,法西斯德军兵团未经宣战即侵入丹麦并占领该国领土。同时,开始入侵挪威。在以吉斯林为首的亲法西斯分子(所谓“****”)的协助下,法西斯德军在挪威的战斗行动经两个月便以占领全境而告结束。
法西斯德国军政头目早在结束挪威战役之前,就已着手实施“黄色计划”,这计划规定经卢森堡、比利时、荷兰对法国实施闪电突击。进攻于1940年5月10日拂晓开始,首先对机场进行了密集的空中突击,并实施了空降。法西斯德军的主要突击经阿登山从北面迂回“马奇诺防线”,横贯法国北部,抱定防御战略的法军统帅部将重兵配置在“马奇诺防线”,而未在纵深建立战略预备队。法西斯德军坦克兵团在突破色当地区的防御于5月***进抵英吉利海峡。5月14日,荷兰武装力量投降。比军、英国远征军和一部法军,在弗兰德平原被分割。5月28日,比军投降。英军和一部法军被封锁于敦刻尔克地区,在丢弃全部重型军事技术装备后,撤至英国。6月初,法西斯德军突破了法军在索姆河、埃纳河仓促建立的防线。6月10日,法国政府放弃巴黎。1940年6月22日,军事行动以签署法国投降书即所谓《贡比涅停战协定(1940年)》而告结束。
1940年6月10日,意大利加入反对英、法的战争。8月,意军侵占英属索马里和肯尼亚、苏丹各一部,9月中,又从利比亚侵入埃及,企图进逼苏伊士。希腊军队打破了意军由阿尔巴尼亚向希腊发展进攻的企图。1941年1—5月,不列颠帝国军队将意军逐出英属索马里、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意属索马里、厄立特里亚,意大利舰队在地中海遭受很大损失。1941年初,德军组成一个“非洲军”,由隆美尔将军指挥开到北非。德、意联军于3月31日转入进攻,4月下半月进抵利比亚、埃及边界。
在欧战同时,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也进一步扩大了。日军向中国内地进攻,开始占领华南地区,侵占了法属印度支那北部。
1940年7月16日,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战役)。1940年8月,德国航空兵开始对英国城市进行密集突击。
德在侵英的同时,注意力已转向东方。与进犯苏联的计划密切相关的是德、意、日侵略同盟的加强。法西斯德国在准备侵苏战争过程中,先后入侵巴尔干半岛、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和希腊,夺占了克里特岛。
法西斯德国在战争第一阶段的军事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对手未能联合自己的力量,建立统一的军事领导体系。到战争第一阶段末,几乎全部西欧和中欧国家都已被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占领或沦为附庸,其经济和资源被用于准备侵苏战争。
战争第二阶段(1941年6月22日至1942年11月18日),1941年6月22日,法西斯德国背信弃义地进犯苏联。22日、24日,丘吉尔、罗斯福分别代表英国和美国政府发表声明和通过缔结协定,支持苏联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斗争。
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主战场的苏德战场,从军事行动一开始就异常激烈。头几个月里德军侵占了大片俄国领土。苏军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和1941—1942年间的冬季总攻的结果,使法西斯的“闪击战”计划遭到了彻底破产。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美国在太平洋的军事基地珍珠港,挑起了对美战争。
12月8日,美、英等一系列国家对日宣战;12月11日,法西斯德国和意大利对美宣战。
法西斯德军统帅部经过广泛的准备,于1942年7月中,开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会战之一斯大林格勒会战(1942—1943年)。在太平洋,日本夺取了制海权,占领了香港、缅甸、马来西亚连同新加坡要塞、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各重要岛屿及其他地区。重创英、美、荷联合舰队,日本在太平洋战区的地位得到了加强,使美、英失去了太平洋西部所有海、空军事基地。从1942年上半年起,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开始增加,日本舰队在珊瑚海海战(5月7—8日)和中途岛海战(6月)中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于1942年底在太平洋转入防御。日本帝国主义者被迫放弃了对苏作战的打算。
战争第三阶段(1942年11月19日至1943年12月31日),1942年11月19日,苏军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开始反攻,合围和粉碎了敌军33万人的集团。苏军夺取主动权后,于1942年冬、1943年春在北高加索、顿巴斯、列宁格勒附近和战场其他地区对敌实施了毁灭性突击,将敌人打退500—1300公里,解放了战前居住过4000余万人口的大片国土。敌军218个师被击溃,约5000门火炮、7000辆坦克、1.4万余架飞机被击毁,法西斯德国已无力补充这些惨重损失。这些胜利,从根本上破坏了德国的军事实力,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所有战场的军事政治形势。从1941年6月至1943年12月,对德宣战的国家由15个增加到36个。
从1942年秋开始,英、美的战斗行动积极了一些。盟国较大兵力的战略航空兵被调整来轰炸德国的城市、工业目标和军事目标。在大西洋交通线上与德国潜艇斗争的效率也有提高。盟军统帅部在艾森豪威尔将军统一指挥下,在北非的军事行动表现了相当大的积极性。1943年7月10日,美英军(13个师)在西西里岛登陆,并攻占该岛,9月初又派登陆兵在亚平宁半岛登陆,均未遭意军重大抵抗。英美军在意大利的进攻,适逢墨索里尼制度由于以意共为首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反法西斯斗争而陷于严重危机。7月25日,墨索里尼政府被**。巴多格里奥元帅成为新政府首脑,于9月3日与美、英签订了停战协定。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战争第四阶段(1944年1月1日至1945年5月9日),美英武装力量在太平洋和亚洲的较大范围内展开了进攻。1944年夏秋苏军进行了数个较大的进攻战役。芬兰政府于1944年9月19日与苏联签订停战协定,退出法西斯集团,并于1945年3月4日对德宣战。由于进行了白俄罗斯战役(1944年),白俄罗斯全境、立陶宛大部获得解放。苏军以及波兰第一集团军部队7月下旬解放波兰。1944年中,摩尔达维亚全境、罗马尼亚大部获得解放。苏军进入保加利亚加速了该国正在酝酿的人民**,9月9日,**爆发,**了君主法西斯制度,成立了祖国阵线政府,也对德宣战。8月29日,斯洛伐克武装**爆发。与此同时,南斯拉夫人民***部队在苏军参加下,解放了贝尔格莱德。1944年10月,法西斯德军在巴拉顿湖地区的反攻被击退后,布达佩斯获得了解放。苏军援助了挪威人民,从法西斯德国侵略者手中解放了挪威东北地区。
苏军****部大本营于1945年1月12—14日在维斯瓦河及东普鲁士发起进攻,粉碎了维斯瓦河、奥得河之间的法西斯德军集团,解放了波兰大部领土。强攻夺取了柯尼斯堡,消灭了敌军泽姆兰德集团。4月上半月,德军在东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的重兵集团相继被歼,但泽至奥得河之间的波罗的海沿岸获得解放。为了协调反法西斯德国的行动和解决战后欧洲安排问题,2月4—11日在雅尔塔举行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4月初,盟军在鲁尔合围法西斯德军约20个师。西线德军实际上停止了抵抗。4月下半月至5月初,盟军进抵易北河,占领了埃尔富特、纽伦堡,进入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西部。英军进抵什未林、吕贝克、汉堡。5月2日,驻意大利的德军c集团军群投降。4月16日,苏军3个方面军发动了规模巨大而极其紧张的柏林战役,德军柏林集团在这一战役中遭到围歼。
柏林被攻克后,西线出现了成批的投降。希特勒自杀(4月30日)后拼凑的邓尼茨政府,在不停止对苏作战的情况下与美、英缔结局部投降协定。5月8日午夜,凯特尔元帅为首的德军****部代表,在苏军占领的柏林近郊卡尔斯霍斯特签署了法西斯德国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书。苏联元帅朱可夫受苏联政府委托,同美、英、法代表一起接受了无条件投降。
战争第五阶段(1945年5月9日至9月2日),1944、1945年间,盟国武装力量在太平洋战区进行了粉碎日本舰队和解放日占岛屿的海上战役和登陆战役。1945年5月,在发动战争的侵略国家同盟中,只剩下日本还在继续作战。8月9日,苏联武装力量开始对集结于满洲的日本关东军采取军事行动。8月10日,蒙古人民共和国参加对日作战。关东军在短时间内即被完全击溃。中国东北、**北部、南萨哈林岛(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均获得解放。中国**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各战场对日作战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美国于8月6日和9日对广岛、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加速了日本侵略战争的失败。1945年9月2日,举行了日本投降书的签字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的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日、意法西斯国家集团发动的,它们的目的,不仅在于争夺殖民地,而且在于确立自己的世界霸权,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拯救了各国免于法西斯的奴役,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这是不幸中的幸事。
国际法西斯力量的溃败,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分布,决定了世界的整个战后发展。许多民族和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解放,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德意志**共和国、越南**共和国、中国、****主义人民共和国、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国人民,在**党和工人党领导下,**了资产阶级和地主的统治,完成了本国生活中深刻的社会政治变革和经济变革,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世界社会主义体系的建立,成了伟大十月**胜利后最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武装斗争,具有军事行动规模巨大、军事生产空前发展、人员物资损失惨重的特点。全面战争持续了2194天(6年);军事行动遍及欧、亚、非洲陆地和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广阔水域;
被征入伍者达1.1亿人。在战争年代,仅反希特勒同盟各国就生产飞机58.8万架,坦克23.6万辆,火炮147.6万门;
德国生产飞机约10.9万架,坦克4.6万辆,火炮和迫击炮43.5万余门以及其他武器。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历史上破坏性最大的一次战争。仅在欧洲,战争破坏造成的物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即达2600亿美元(按1938年价值);各交战国的直接军费支出占其国民总收入的60—70%。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合计死亡5120余万人,仅苏联就达2000余万人。这对人类物质文明是一次巨大摧残。
第二次世界大战首次使用了雷达和其他无线电电子器材、火箭炮、第一批喷气式飞机、飞航式导弹和弹道火箭,在战争的最后阶段使用了核武器和雷达等。空军、国土防空军、潜水舰队、空降兵兵团、工程兵和技术兵的作用增大了。这些对战后各国的军事思想、战争思想和军队建设都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