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干线都包括哪些-什么是日本新干线

2023-10-22 01:20:30 来源:天气频道

日本的高速铁路网启用后,旅客可在较短的时间里顺利到达任何一地。日本高速铁路干线包括东海道新干线、山阳新干线、东北新干线和上越新干线。东海道新干线起自东京,止于大阪,于1964年10月1日建成,全长515.4千米,行车最高时速210千米,是世界上第一条行车时速超过200千米的高速铁路;山阳新干线起自新大阪,止于博多,建成于1975年3月10日,全长553.7千米,行车最高时速210千米;东北新干线起自大宫,止于盛冈,建成于1982年6月23日,全长470千米,行车最高时速260千米;上越新干线建成于19822年11月25日,全长270千米,行车最高时速260千米。这4条新干线虽耗资巨大,修筑艰难,但建成通车后获得的经济效益亦十分可观,由东海道新干线通车后,东京到大阪只需3小时20分钟,比通车前缩短了3小时10分钟。

什么是日本新干线?

新干线的全称是“高速铁路运输系统新干线”,在铁路上行驶的是一种特制的电气化火车,火车头是流线型的,像巨型子弹,所以有“子弹列车”之称。新干线列车车厢宽敞、整洁,窗户密封极好,在高速行驶下,不仅车身平稳、噪音也很小。车内设备完善,有免费饮水设施,洁净的洗手问、电话问、冷暖空调。乘务小姐也非常礼貌,服务水平很高。过去,从东京到大阪乘火车需要6.5小时,现只需2.3小时。每年日本新干线年运载量在1.4亿人次以上,超过日本全国入口。日本新干线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计划修筑,其中的四条非常著名:东海道新干线、山阳新干线、东北新干线和上越新干线。

日本所有新干线

东海道新干线——

起:东京站

终:新大阪站

全长:515公里

车站:17个(含起终点站,下同)

所有者:东海旅客铁道株式会社(简称JR东海,下同)

运营者:JR东海

现役主力车型:N700系高速列车,少量500系、700系高速列车

曾用车型:0系、100系、300系

列车名称:“希望”号、“光”号、“回声”号。

日本新干线(1)

简介:1959年开工兴建,1964年10月1日正式通车,东海道新干线是日本最早开通的新干线,也是世界上第一条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奠定了日后新干线的基本模式——1435mm准轨电气化双线,高速旅客列车专用,动力分散式动车组,线路全封闭无平交道口,多建桥梁隧道确保线路顺直,采用ATC自动列车控制系统,等等;在铁路发展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粉碎了战后一度盛行的“铁道无用论”,引发了世界第一次高速铁路建设热潮。东海道新干线开通时最高时速210公里,经过几十年来不断提速改造,目前最高运营时速达到285公里,但因急弯道过多,曲线段最高时速普通列车限制在255公里,N700系摆式列车可达270公里,个别进出站小曲线仍需限速。1996年7月,955系(300X)高速试验列车在东海道新干线试验中达到最高443km/h,为日本铁路(不包括磁悬浮)最高速度记录。

东海道新干线在新大阪站与山阳新干线接续,在东京站与东北新干线并站但不接轨,与后者无直通列车。东海道新干线在早期曾考虑修建并行的货运线(“货物新干线”)以及开行夜间卧铺列车(“寝台新干线”),但前者因成本问题而停建,后者因夜间噪音扰民和加大轨道磨耗的问题而不了了之,现今的新干线也依然没有夜行列车和货车(北海道新干线与津轻海峡线并用区间除外)。

附:新干线列车世代

日本新干线(2)

山阳新干线——

起:新大阪站

终:博多站

全长:553公里

车站:19个

所有者:JR西日本

运营者:JR西日本

现役主力车型:N700系,部分700系、500系

曾用车型:0系、100系、300系

列车名称:“希望”、“光”、“光号铁路之星”、“回声”、“瑞穗”、“樱”、“燕”

日本新干线(3)

简介:1967年开工兴建,1972年新大阪站至冈山站开通,1975年冈山站至博多站开通后全线通车。相比最早的东海道新干线,山阳新干线在设计标准上有较大提高——线间距和曲线半径增大,采用更先进的AT供电制式,冈山-博多段首次大规模采用无砟轨道板(以后的新干线也均为AT供电并大量采用无砟轨道,东海道新干线后来也改造供电系统为AT供电),因而从90年代后期500系列车投运开始最高运营时速就达到了300公里,与同时期欧洲高速铁路并驾齐驱。由于东海道新干线与山阳新干线在新大阪站连接,可将山阳新干线视为东海道新干线的延伸,两线上的列车(“希望”、“光”、“回声”)也大量跨线直通运转,因此常被合称为“东海道·山阳新干线”;又由于山阳新干线与九州新干线在博多站连接并有部分列车(“瑞穗”、“樱”和“燕”)直通运转,也称“山阳·九州新干线”。

山阳新干线在新下关至小仓之间以海底隧道跨越本州与九州间的关门海峡,该隧道称为新关门隧道,区别于既有的山阳本线关门隧道;小仓-博多以及博多以南的一小段支线(博多南线,见下文)虽位于九州境内,但仍属JR西日本管辖。

整备新干线:在1970年代以前,虽已开工建设东海道·山阳新干线,但日本还没有明确规划全国性的新干线系统。七十年代随着大力鼓吹“日本列岛改造论”的田中角荣当选首相,开始积极推动覆盖全日本的铁路(包括新干线)和高速公路网建设,1970年出台的《全国新干线铁道整备法》不仅对新干线的技术标准进行了界定——主要区间内列车走行速度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的干线铁道,而且随后几年又根据该法陆续公布了一批新干线建设计划,规划线路遍布日本全境,在《全国新干线铁道整备法》出台后规划兴建的一批新干线也因此被称为“整备新干线”。

日本新干线(4)

已通车和在建的新干线(含迷你新干线以及磁悬浮模式的中央新干线)

东北新干线——

起:东京站

终:新青森站

全长:675公里

车站:23个

所有者:JR东日本(东京-盛冈段)、铁道建设·运输设施整备支援机构(盛冈-新青森段)

运营者:JR东日本

现役主力车型:E5&H5系、E2系、E6系、E3系

曾用车型:200系、400系、E1系、E4系

列车名称:“隼”、“疾风”、“山彦”、“那须野”、“翼”、“小町”

(与上越、北陆新干线并行区间的另两条线的列车型号、名称不计入此处,下文上越、北陆新干线条目也作同样处理)

日本新干线(5)

简介:已开通的新干线中里程最长、运行时速最快的一条线。1982年大宫至盛冈段开通,由于征地问题及担忧开通后的噪音公害,埼玉等地民众发起了声势浩大的“东北·上越新干线反对运动”,导致两线一时无法进入东京市内,直到1985年起点才延伸至上野站,继而于1991年利用改造东北本线列车线实现了引入东京站。而东北新干线盛冈以北段由于客流较少,建设过程一波三折,最终2002年盛冈-八户段开通,2010年八户-新青森段开通,东北新干线历时近30年方告全线通车。

东北新干线东京-大宫段由于在东京市内运行,为控制噪音而限速110km/h,大宫-宇都宫段最高275km/h,在宇都宫-盛冈段,E5&H5系新干线列车担当的“隼”号以及E6系小型新干线列车担当的“小町”号最高运营时速320公里,与法国高速铁路TGV一度并列世界最快的高速铁路(目前则略低于京沪高铁的350km/h)。盛冈-新青森段因客流较少,且要向线路实际所有者铁道建设·运输设施整备支援机构支付线路使用费,考虑成本收益因素目前按260km/h运营,将来北海道新干线全线开通后,为缩短东京到札幌的全程用时以同民航竞争,JR东日本考虑将东北新干线进一步提速到360km/h。

东北新干线在东京站原计划对接东海道新干线,但东北新干线开通初期未能按计划引入东京站,而1987年日本国有铁道分割民营化后由于分别管辖两线的JR东日本与JR东海的意见分歧,JR东海挪用了东京站原本预留给东海道-东北新干线跨线列车的站台,使得两线后来不再接轨,加之供电制式不同需另行设计多供电制式列车(东海道·山阳新干线为25kV&60Hz交流电,东北新干线为25kV&50Hz交流电)、列车编组不一致(JR东海要求进入东海道新干线的列车必须采用16节大编组,而东北新干线客流相对较小,存在不少短编组列车)、直通客流需求不大等原因两家公司始终难以合作,至今无跨线直通列车,只能在东京站换乘。

东北新干线的东京-大宫段与上越、北陆新干线共线,该区间原计划分线运行,但因民众抗议而流产,目前东京-大宫段高峰日有多达220对以上的新干线班次,已成为限制未来列车增发的一大瓶颈。东北新干线在福岛和盛冈分别连接山形新干线和秋田新干线,有部分列车与山形新干线(“翼”)、秋田新干线(“小町”)直通运转;在新青森站连接北海道新干线,并与后者直通运转(“隼”、“疾风”)。

由于东北新干线与上越新干线同年通车加之部分区间共线,同时两线在运营管理(国铁时期两线采用不同于之前东海道·山阳新干线的新干线总局管理模式而是由地方铁道管理局分段管辖,共用列车运行调度中心;分割民营化后同属JR东日本并继续沿用地方支社分别管理模式)、车辆运用(很多车型为两线共用)上存在同源关系,因此虽无直通列车,却有东北·上越新干线的合称。

上越新干线——

起:大宫站

终:新潟站

全长:269公里

车站:10个

所有者:JR东日本

运营者:JR东日本

现役主力车型:E2系、E4系(双层列车)、E3系

曾用车型:200系、E1系(双层列车)

列车名称:“朱鹭”、“Max朱鹭”、“谷川”、“Max谷川”(加Max前缀为双层列车)、“现代美术新干线”(E3系特殊改装)

日本新干线(6)

简介:1982年与东北新干线一并通车,原计划东京方面的终点站是新宿站,但因用地问题以及沿线居民抗议而流产,只得在大宫与东北新干线并线后一同引入东京站,导致东京-大宫段日益拥挤。同时,上越新干线大宫站至高崎站与北陆新干线共线。

因客流较少没有提速的迫切要求,虽然部分下坡路段列控顶棚速度曾放宽至275km/h一度成为新干线的运营速度之最,但目前上越新干线大宫至越后汤泽段允许最高时速仅240公里,越后汤泽至新潟段最高时速210公里,部分路段有限速,在日本现有的新干线(不计非标准规格的迷你新干线)中反而成了运营速度最慢的。越后汤泽站到Gala汤泽站有一段长1.8公里的支线(Gala汤泽线,后述)。

北陆新干线(长野新干线)——

起:高崎站

终:金泽站

全长:345公里

车站:13个

所有者:铁道建设·运输设施整备支援机构

运营者:JR东日本(高崎-上越妙高),JR西日本(上越妙高-金泽)

现役主力车型:E7&W7系

曾用车型:E2系

列车名称:“光辉”、“白鹰”、“剑”、“浅间”

日本新干线(7)

东北、上越、北陆新干线在东京-大宫、大宫-高崎区间的并线关系

简介:1997年高崎-长野段通车,因此很长时间里被习惯称为“长野新干线”,此后直到2015年长野-金泽延伸段通车,逐渐开始用“北陆新干线”的正式名称取而代之。北陆新干线设想中的终点在大阪,除了沟通日本海沿岸的北陆地区外,也起到东海道新干线一旦生变时的“备用线”作用。目前北陆新干线金泽-敦贺段仍在建设中,预计2023年左右开通,敦贺以西至新大阪的路线经多年争议后直至2017年初才刚刚选定,计划在未来开工。

北陆新干线在东京-大宫段与东北新干线共线运行,在大宫-高崎段与上越新干线共线运行,高崎-金泽段目前最高运营时速260公里。最高速度设置为260km/h的理由与其他由铁道建设·运输设施整备支援机构保有的整备新干线路段是同样的,并非是技术上不能满足更高速度,而是由于客流及成本收益的因素使得现阶段进一步提速无利可图。

成田新干线(未建成线)——

起:东京站

终:成田空港站

全长:约65公里

车站:3个

设计时速:250km/h左右

线路未建成,其他项目不明

日本新干线(8)

图为现在的京成成田空港线(成田Skyliner,最高时速160公里,是日本目前运营速度最快的在来线)和京成本线(成田特急N’EX,最高时速110公里),属于通勤电铁,与新干线系统已无任何关系

简介:作为《全国新干线铁道整备法》的计划线路之一于1974年开工,计划用以连通东京与成田新空港,然而时值新机场所在的三里冢、芝山等地农民以及新左翼激进团体激烈反对兴建机场的“成田斗争”,结果连接新机场的新干线项目也一并遭到抵制,最终成田新干线中途搁浅并于80年代惨遭冻结。已开工的部分基础设施后被活用作其他用途,如东京站原本预留给成田新干线的地下站台转给JR京叶线使用,一些已建成的高架桥、隧道、路基被转给京成成田空港线使用,但这些线路与新干线系统已没有任何关系。

九州新干线鹿儿岛线——

起:博多站

终:鹿儿岛中央站

全长:257公里

车站:12个

所有者:铁道建设·运输设施整备支援机构

运营者:JR九州

现役主力车型:800系、N700系

列车名称:“瑞穗”、“樱”、“燕”

日本新干线(9)

九州新干线,包括往长崎和鹿儿岛方向的两条支线。长崎支线部分,红色区间(长崎-武雄温泉)为新建标准规格新干线,灰色区间(武雄温泉-新鸟栖)为利用既有铁路线改造。

简介:九州新干线的一部分,有时也称“鹿儿岛新干线”,由博多站引出后与长崎新干线并行,直至新鸟栖站分线前往长崎和鹿儿岛。2004年九州新干线新八代-鹿儿岛中央段开通,当时是一条与其他新干线不连通的“断头路”,需在新八代站同台换乘鹿儿岛本线的在来线特急列车至博多站再换乘山阳新干线,这一通过新干线与在来线同台换乘进行接续运输的模式也因此得名“新八代模式”(后面还会提到)。2011年博多站至新八代站开业后九州新干线鹿儿岛线全线通车,由于部分列车(“瑞穗”号、“樱”号以及少部分“燕”号)在博多与山阳新干线直通运转,因此又被合称为“山阳·九州新干线”,但因九州新干线客流较少、列车多为短编组,与东海道新干线要求的16节大编组不一致,加之东京到鹿儿岛全程已在新干线相对民航性价比最优的4小时区间以外,所以目前尚未实现九州新干线与东海道新干线的跨线直通。九州新干线鹿儿岛线目前有着新干线中最大限制坡度——35‰,最高运营时速现为260公里。

九州新干线长崎线(在建)——

起:博多站

终:长崎站

所有者:铁道建设·运输设施整备支援机构

运营者:JR九州

里程:约111公里(新鸟栖-长崎),其中利用在来线约45公里(新鸟栖-武雄温泉),新建高速线66公里(长崎-武雄温泉)

车站:8个(新鸟栖-长崎),站点设置尚未完全确定

计划运营速度:最高260km/h

其他项目暂时未定

简介:也称“长崎新干线”,起于山阳新干线博多站,博多至新鸟栖与鹿儿岛新干线共用,原计划由新鸟栖站分出后利用改造后的长崎本线·佐世保线(在来线,1067mm窄轨)运行至武雄温泉站,武雄温泉至长崎段则新建标准规格新干线(1435mm准轨),因此需开发能兼容两种轨距的可变轨距列车FGT,如果可变轨距列车开发成功,不仅对长崎新干线意义重大,而且也将彻底解决日本过去几十年准轨新干线与窄轨在来线无法直通的问题,对日本很多缺乏财力新建标准规格新干线的地区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不过FGT的试验磕磕绊绊,历经三代试验列车也未能解决高速运行稳定性差、零部件磨损快、故障率高、变轨速度慢等问题,FGT的实用化因此变得遥遥无期,对长崎新干线的开通进度造成不良影响(原计划2022年开业)。日本民间也对一拖再拖的可变轨距列车渐渐失去耐心,JR九州现已不再等待可变轨距列车投入运营,而计划效仿鹿儿岛新干线全线通车前的模式、利用新干线列车与在来线特急的换乘来实现接续运输,预计2023年左右武雄温泉至长崎间的新干线将开通运营,并采用新八代模式与山阳新干线接续。

北海道新干线——

起:新青森站

终:新函馆北斗站

全长:149公里

车站:4个

所有者:铁道建设·运输设施整备支援机构

运营者:JR北海道

现役主力车型:E5&H5系

列车名称:“隼”、“疾风”

日本新干线(10)

日本新干线(11)

青函隧道北海道一侧入口处北海道新干线与津轻海峡线的套轨(三线轨),图为行驶在海峡线窄轨上的货物列车,这也是新干线系统中唯一与货物列车共线的区段

简介:2016年新青森站至新函馆北斗站开通,而广义的“北海道新干线”则指连接东京与函馆、利用北海道新干线·东北新干线直通运转的列车运行系统。该线计划中真正的终点站在北海道首府札幌,并可能进一步北延至北海道第二大城市旭川,目前新函馆北斗站至札幌站仍在建设中,计划在2030年札幌冬奥会前后全线开通。北海道新干线与东北新干线直通运转,最高运营时速现为260公里。

北海道新干线通过青函海底隧道跨津轻海峡连接本州和北海道。青函隧道于1988年贯通,双线铁路隧道全长约53公里,现为世界最长海底隧道。海底隧道段在建设时已预留未来开通新干线的条件,现在是以1435mm准轨(新干线)&1067mm窄轨(在来线)的套轨(三线轨)形式与津轻海峡线的货物列车并行。为减少高低速列车混跑带来的干扰,海峡线的普通旅客列车在北海道新干线开通前不久已全部停运,但往来本州与北海道的货运列车仍必经此路,为避免在隧道内与货车高速会车时的安全隐患,新干线列车在隧道段限速140km/h运行,制约了旅行速度的进一步提高。日后待函馆-札幌段开通后,为与民航展开竞争,考虑将北海道新干线与东北新干线一并提速到360km/h,但隧道段限速问题暂时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

中央新干线(在建)——

起:东京

终:大阪

全长:438公里

车站:未定

所有者:JR东海

运营者:JR东海

主力车型(计划):L0系磁悬浮高速列车

设计时速:505km/h

日本新干线(12)

中央新干线站点为拟定,具体站点设置尚不确定

日本新干线(13)

L0系磁悬浮列车在山梨实验线运行,计划用于未来的中央新干线

简介:采用超导磁悬浮技术的中央新干线于2014年正式开工,计划2027年东京至名古屋段开通,2037年名古屋至大阪段全通,目前项目仍在推进中,作为先导段的山梨实验线(全长42.8公里,该实验线也是中央新干线预定线路的一部分,在中央新干线开通后即可并入商业运营线路)早在1997年就已开通并进行了磁悬浮列车的相关试验。中央新干线设计最高运营时速505公里,为缩短运行时间和节省用地,线路较既有的东海道新干线大为取直,且大量兴建地下隧道,建成后将替代已显老旧的东海道新干线。但日本国内目前对中央新干线的技术可行性、建设和运营成本、相对原有新干线的性价比等问题仍存在不少疑虑,未来能否成功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2015年4月,L0系磁悬浮列车在山梨实验线的试验中达到了最高时速603公里,这也刷新了世界铁路最高速度记录(广义的包括磁悬浮在内的铁路)

迷你新干线(小型新干线):由于历史原因,新干线之前日本既有的铁路(日语称为“在来线”)多采用1067mm窄轨,导致后来的标准轨距新干线列车无法进入在来线运行。为实现新干线与在来线的直通,同时也是部分客流不足以支撑兴建新干线的地区融入新干线网络的替代选择,就出现了将既有线改造为准轨、容许新干线列车经既有线直通运转的“迷你新干线”,部分文献也译作“小型新干线”。所谓“迷你”或“小型”,是因为虽然轨距可以扩大,但受过去建成难以彻底改动的桥梁、隧道、站台等的限制导致建筑限界较小,必须使用相对标准规格新干线列车而言车体更小的列车(标准新干线列车车宽多为3.3米,小型新干线列车多为2.9米)。又由于是在既有线基础上改造,仍然存在大量的急弯道和平交道口,列车运行速度只能限制在130km/h以下、甚至还不及某些速度快的在来线特急列车,无法满足新干线的速度标准(200km/h以上),因此在日本铁道法规中这类“迷你新干线”被划分为“在来线”而非新干线,迷你新干线与新干线直通运转的模式称为“新干线直行特急”或“新在直通”(新:新干线,在:在来线)。由于现有的两条迷你新干线采用的是与在来线相同的ATS信号和20kV&50Hz交流供电,因此迷你新干线列车也必须装备ATC和ATS两种信号设备并能够兼容两种供电制式。

日本新干线(14)

日本新干线(15)

目前迷你新干线仅有山形新干线和秋田新干线这两条,两线实际上是由奥羽本线(福岛-青森)和田泽湖线(大曲-盛冈)改造而来

山形新干线——

起:福岛站

终:新庄站

全长:148公里

车站:11个

所有者:JR东日本

运营者:JR东日本

现役主力车型:E3系

曾用车型:400系

列车名称:“翼”

日本新干线(16)

山形线的“单线并列”区间,左为1067mm窄轨,右为1435mm准轨,图中在准轨上运行的是山形线的普通列车(非新干线列车)

简介:山形新干线是一条“迷你新干线”,1992年福岛-山形段开通,1997年山形-新庄段开通,广义上的“山形新干线”则指连接东京与新庄、利用山形新干线·东北新干线直通运转的列车运行系统。该线正式名称为“奥羽本线”,是在原有奥羽本线基础上把1067mm窄轨扩宽为1435mm准轨以供新干线列车直通运转,被冠以“新干线”之名除了因为能与东北新干线直通外更多是政府和民间的爱称(蹭个热门IP拉动人气~),但由于是单线(少部分路段为1435mm准轨与1067mm窄轨并列)且线形不良导致最高时速只有130公里,实际并不属于高速铁路,在日本法规中按在来线标准管理。同线路运行的普通列车系统俗称“山形线”,同样为1435mm准轨,因而无法与其他在来线直通,造成奥羽本线在这一段被拦腰截断。山形新干线在福岛站连接东北新干线可直达东京,E3系小型新干线列车担当的“翼”号在东北新干线运行时会与东北新干线的E2系列车担当的“疾风”号重联、此时最高时速可达275公里。

秋田新干线——

起:盛冈站

终:秋田站

全长:127公里

车站:6个

所有者:JR东日本

运营者:JR东日本

现役主力车型:E6系

曾用车型:E3系

列车名称:“小町”

日本新干线(17)

E3系列车在秋田新干线(奥羽本线)运行,左侧线路为三线轨,即1067mm&1435mm两种轨距的套轨

简介:秋田新干线同属“迷你新干线”,1997年盛冈-秋田正式通车,广义的“秋田新干线”则指连接东京与秋田、利用秋田新干线·东北新干线直通运转的列车运行系统。该线正式名称为“田泽湖线·奥羽本线”,按在来线标准管理,盛冈至大曲段利用田泽湖线扩轨至1435mm准轨(单线),大曲至秋田段利用原奥羽本线复线的上行线扩轨至1435mm形成一线窄轨、一线准轨的“单线并列”,有少部分路段还在窄轨线一侧增建了标准轨距的套轨形成准轨复线,在大曲站由于线路接入方向问题,列车需换向行驶。与山形新干线同样,秋田新干线的最高速度也不超过130km/h。秋田新干线在盛冈站可连通东北新干线直达东京,E6系小型新干线列车担当的“小町”号在东北新干线运行时会与东北新干线的E5系列车担当的“隼”号重联、此时最高时速可达320公里。

新干线规格的“在来线”:由于新干线的技术标准是“主要区间内列车运行时速200公里以上”,导致某些短支线虽然建设标准完全按照新干线规格,但列车在线内无法达到高速,因而在法律上被划分为“在来线”。

博多南线——

起:博多站

终:博多南站

全长:8.5公里

车站:2个

所有者:JR西日本

运营者:JR西日本

现役主力车型:500系、700系、N700系

曾用车型:0系、100系

列车名称:“回声”、“光”

(九州新干线虽与博多南线存在并行区间,但不属于后者的运行系统,故九州新干线的车型和列车名称不计入此处)

日本新干线(18)

博多南线示意图,可见其与九州新干线并行一段后分出,引入博多综合车辆所

简介:博多南线原本是山阳新干线博多站至博多综合车辆所(即动车运用所)的列车回送线,全长仅8.5公里,由博多站往南先与九州新干线并行,直到进车辆所前的道岔处分出。该线作为动车组走行线于1975年与山阳新干线一同开通,后来由于沿线地区城市化快速发展,居民热切希望把这条列车空载回送线利用起来开行通勤列车,最终在1990年开办客运,在车辆所前增设供旅客乘降的博多南站。博多南线既有只在线内运行的通勤列车,也有直通山阳新干线的长途列车。因该线里程短,列车最高时速不超过120公里,虽然设施完全按照新干线的技术规格、使用的也是新干线列车,但在法律上却被划分为“在来线”进行管理。

Gala汤泽线(仅在冬季开通客运)——

起:越后汤泽站

终:Gala汤泽站

全长:1.8公里

车站:2个

所有者:JR东日本

运营者:JR东日本

主力车型:E4系

曾用车型:E1系

列车名称:“Max谷川”

日本新干线(19)

Gala汤泽线全长仅1.8公里,为新干线站距最小区间,该线虽是上越新干线的一条支线,法律上却被划入属于“在来线”的上越线(图中上越新干线右侧并行的铁路线)

简介:Gala汤泽线原本是上越新干线在越后汤泽站以北出岔通往保线作业基地(即线路维修工区)的一条支线,与上越新干线一并开通,从越后汤泽站到Gala汤泽站全长仅1.8公里,是新干线站距最小的区间。由于附近是Gala汤泽滑雪场,为吸引冬季前来滑雪的游客而在1990年利用该线开通了季节性客运,在冬季开行来往东京站和Gala汤泽站的列车。该线里程极短,列车几乎刚一出站就要准备进站,速度自然快不起来,因而虽然车辆、技术规格上与上越新干线无异,但在法律上却被划分为“在来线”进行管理、线籍属于与上越新干线并行的既有的上越线。

基本计划线:在《全国新干线铁道整备法》出台日本政府先后于1971年、1972年和1973年三次公布新干线整备计划,这些计划线路中有部分在多年后通车,如东北新干线、北陆新干线等,有部分后来未建成,如成田新干线。还有部分计划线路由于地处偏远,随着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政府对新建大型基础设施工程已力不从心;国铁因负债累累而分割民营化以后,JR也对新建收益堪忧的新线路持审慎态度;加之日本乡村地区人口外流和高龄少子化导致客流前景更不容乐观,除了作为东海道新干线替代和新技术验证的中央新干线在JR东海的推进下尚在兴建,其余线路在规划出台几十年后也依然停留在纸面上,未形成具体方案,未来真正开工的希望就更是微乎其微。有部分线路目前沿线政府和民众仍在试图争取,但囿于财力问题基本上放弃按标准规格新干线建设,大多在争取按迷你新干线规格兴建、效仿九州新干线新八代模式或等待未来可变轨距列车实用化等成本较低的方案。

处于暂停状态、有计划没变化的1973年公布的“基本计划线”一览(几十年过去,这些线路的前景大多越来越渺茫,四国地区更是至今也没有一条新干线)——

北海道南回新干线,羽越新干线,奥羽新干线,北陆·中京新干线,山阴新干线,中国横断新干线(这里“中国”指日本的中国地区),四国新干线(其中既有的濑户大桥线已预留了未来兼容新干线的条件),四国横断新干线,东九州新干线,九州横断新干线。

日本新干线的速度是多少?

日本新干线因为有很多系,故速度不一样,最慢的在230公里/小时,最快的在603公里/小时。

1、0系:1964年登场的0系列车是新干线诸多车型的开朝元老,在服务超过30多年后,此车系于1999年全数退出东海道新干线的载客服务。

0系的营运时速为220公里/小时,并曾在高速测试中创下256公里/小时的纪录。2008年11月30日全面退出营运服务。2008年12月14日,0系列车正式退役。

2、100系

1985年投入服务,行走东海道、山阳新干线,设计最高时速为275公里/小时,营运时速为230公里/小时,100系是首款拥有双层车厢的新干线列车。

于2003年全数退出东海道新干线的载客服务。后来行驶于山阳新干线上,作为回声号进行各站停车服务。于2012年3月16日正式退役。

3、200系

1982年东北新干线及上越新干线通车时开始使用。2004年时,一列200系列车由于新潟县中越地震而出轨,但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200系的标准营运时速为240公里/小时,但依照编组的不同,E编成仅有210公里/小时的营运速度,但F编成却有275公里/小时。2013年3月26日,200系新干线全部退役。

3、300系

东海道-山阳新干线上等级最高的希望号,首次登场时所使用的车种,最初以270km/h的最高车速投入营运,而今已经退出第一前线,主要是作为光号与回声号列车使用。于2012年3月16日与100系一同退役。

4、400系

行驶于山形新干线的迷你新干线列车。设计最高时速为245公里/小时,东京至福岛新干线路段营运最高时速为240公里/小时。

行走在来线福岛至新庄区间时,由于存在较多的平交道和与在来线列车混跑的问题,故在这一区间内营运最高时速限制为130公里/小时。

羽翼号(つばさ,Tsubasa)列车使用。于2010年4月18日,最终列车「つばさ18号」运行完毕后,彻底退出营运服务。为第二款退役的新干线列车。

5、500系

最高营运时速达300公里(山阳新干线路段)、当时世界上营运时速最快的高速铁路列车(1997年),并曾在测试中达到320公里/小时的速度。

500系于2008年年中行走“回声”号(こだま)班次,,于2008年12月1日起取代退役的0系担任站站停车的回声号(こだま)班次之营运。2010年2月28日后,已全部退出“希望号”(のぞみ,Nozomi)班次。

6、700系

于1999年年投入运营、是最大营运速度虽只有285公里,但平均营运时速较500系高的车型,前方车头长9米,因造型独特被日本人昵称为“鸭嘴兽”。

除了作为光号与700系希望号使用外,西日本旅客铁道也使用700系推出不一样的新车型(700系7000番台),2017年春季时刻表改正后,将于2019年逐渐退出东海道新干线定期班次。

7、N700系

由700系改良而来的新型列车,东海旅客铁道与西日本旅客铁道共同开发、首度导入摆式列车技术的第五代新干线车辆。

N700系列车已于2007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最高营运时速也达到300km/h。该型号列车投入运行后,东京到大阪之间只需要2小时25分。

8、N700系S1编成

由JR西日本与JR九州联合购置的新型车辆,爱称瑞穗号和樱号,用于2011年3月18日正式开通的九州/山阳干线新大阪~鹿儿岛中央间的直通运转。

与原有N700系外观上最大的不同为其采用青瓷色涂装非传统的乳白色+蓝条涂装。2011年3月18日,九州/山阳直通正式开始运转,作为九州/山阳最快的班次,运行于鹿儿岛~熊本~新大阪之间。

9、N700A

由JR东海开发的N700系新干线的改良型,配备定速系统,2013年开始运行。

10、800系

由九州旅客铁道开发,行驶于九州新干线路段,作为燕子号列车的使用车辆。虽然极速只有260公里/小时,但因800系是配合九州地区多山特性所设计的摆式列车,因此反而拥有新干线里最高的过弯车速。

11、E1系

第一款全列车双层配置的新干线列车,行走于上越新干线路段。原本在开发阶段计划命名为600系,随着日本国铁分割民营化后,由JR东日本铁路公司接管该项目而改名为E1系。

最高营运速度为240公里/小时。主要是作为朱鹮号(とき/Toki)与谷川号(たにがわ/Tanigawa)列车使用。2012年9月,最后一组E1系以朝日号(ありがとうMaxあさひ号)运行完毕后,正式退役并报废。

12、E2系

行驶于东北新干线及长野新干线。最高时速380km/h(试验),载客营运时速为275公里/小时。作为疾风号、山彦号、那须野号、浅间号、山神号、谷川号、朱鹮号列车的使用车辆。

因北陆新干线的轻井泽站以西路段采用与东北新干线的50Hz交流电不同的供电制式(25KV,60Hz),故E2系为新干线系列里唯一的双电源制式车辆。

该车辆也是日本出口并转让部分技术予中国的车型,在中国境内编号CRH2型,凭借其优良的性能和稳定性,成为中国高铁动车组中保有量最多的主力军车型。

13、E3系

行驶于山形、秋田新干线的迷你新干线列车,东京至盛冈/福岛区间275km/h(常与E2系列车重联运行),盛冈至秋田、福岛至新庄区间130km/h。

小町号(こまち/Komachi)、翼号列车使用。2014年3月,E3系已经完全退出秋田新干线小町号的运营。

14、E4系

世界上载客量最大的双层高速铁路列车,达1634人(两列E4重联情况下),行驶于上越新干线上。最高营运时速240公里/小时。爱称Max朱鹮号和MAX谷川号(Maxとき、MAXたにがわ)

15、E5系(H5系)

JR东日本与JR北海道共同使用的新干线列车,为FASTECH360S的简化量产版。JR东日本为E5,JR北海道为H5。运行速度为320km/h。

2011年3月9日开始以隼号(はやぶさ/Hayabusa)为名义在东北新干线上运营,运行区间为东京~新青森。2016年3月26日,H5系在新开通的北海道新干线上运行。

16、E6系

于2013年3月16日正式运行,接替E3系列车在秋田、山形两条迷你新干线上运营,在东北新干线段常与E5系重联运行,最高时速可达320km/h。爱称是“超级小町号”。

17、E7系(W7系)

是JR东日本与JR西日本共同拥有的新干线列车,JR东日本为E7系,JR西日本为W7系。设计时速为275km/h,运营时速为260km/h,2014年3月15日开始作为浅间号在长野新干线上运行。

2015年3月15日,W7系开始于北陆新干线上运行,执行北陆新干线延长段(长野-金泽段)的运行。

18、L0系

前身为MLX-01型试验车。为磁悬浮新干线,最高设计时速可达1000km/h,为5节编组。2015年4月22日,L0系在山梨实验轨道上创造了603Km/h(载人运行)的新世界纪录。

日本新干线(20)

扩展资料:

新干线名称由来:

日本在二战之前已经建设起全国畅通的国营铁路干线网。对于这些干线铁路,在日本通称为“本线”。战后5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复兴阶段。原有的铁路线路不够用了,特别是在东京与大阪之间。

因此“国铁”内部开始商讨解决的办法。一派主张,在原有的“本线”的复线铁路旁边再加铺复线铁路,被称为“增线派”。另一派主张,干脆铺设新的线路。为了有别于现有的铁路,称之为“新干线”。

最初,日本国铁采用了增线的方案,而且实际上修到了“小田原”。此时,日本铁道研究所在一次讲演会上提出了“东京到大阪只要三个小时”的构想,在日该国内引起极大反响。

后来,当时的国铁总裁十河先生批准了他们的构想,同意重新修一条干线铁路,这条铁路的时速要达到250公里,从东京三个小时到大阪。

1964年10月1日这条新的高速铁路通车,日本人叫它“东海道新干线”。尔后,东海道山阳新干线、东北新干线、山形新干线、秋田新干线、上越新干线、长野新干线也陆续建成。

人们也习惯地将这种高速铁路运输系统称之为新干线。在日本以外的国家称新干线为BulletTrain(子弹列车)或是SuperExpress(超特急列车),之后Shinkansen的名称也逐渐广为使用。

在1964年东海道新干线刚通车时也曾经计划将新干线称为NewTokkaidoLine(新东海道线)。虽然车站内的英文告示板上称新干线为Shinkansen,但在表示列车名称时仍然采用SuperExpress的称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