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师是谁-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有哪些渊源

2024-01-06 06:08:02 来源:天气频道

   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这样的:最好的建筑是这样的,人置身其中,却不知道自然在这里终了,艺术在这里开始。
    有幸参观了贝聿铭老先生的封山之作-苏州博物馆,这座博物馆被誉为贝聿铭的“小女儿”,可见倾注了很多的心血,经验,还有情感。
    在参观之前大概浏览了网上对于博物馆的介绍图片和视频,但真正见到的那一刻,还是被震撼到了。
    这是一座不扎眼的建筑物,像一个行事低调的高人,不惹眼,但处处尽显智慧的建筑。传统苏州建筑物的白墙黑瓦与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完美结合。
   建筑的外观远远望去非常简单,也引人注目,黑白相间,走近之后参观博物馆内部,其独特的房屋顶部隔栅设计,绝妙之处在于有效利用了太阳光影的动态之美,随着阳光在不同角度照射进屋顶其投入地面的阴影也在不断的变化过程当中,让这座建筑物更富有灵性,动感和美感,体会了那句“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1917年,祖籍苏州的贝聿铭出生于广州。
2019年5月16日,华裔美籍建筑师贝聿铭在美国逝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先生被誉为“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投身建筑事业70多年来,优秀的作品早已遍布世界各地。
    法国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的设计在法国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800年历义的古建筑风格,“既毁了卢浮宫,又毁了金字塔”。
    贝聿铭说“巴黎人骂了我一年半”,现在人们不但不再指责他,而且称赞说“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正如他本人所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苏州博物馆的设计师是谁?

贝聿铭,男,1917年4月26日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美籍华人建筑师。
贝聿铭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就读建筑学。贝聿铭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学会金奖,1981年法国建筑学金奖,1989年日本帝赏奖,1983年第五届普利兹克奖,及1986年里根总统颁予的自由奖章等。
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他的代表建筑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贝聿铭与苏州博物馆有哪些渊源?

贝聿铭:美籍华人,出生苏州名门,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老将苏州当作故乡,因为这里是贝氏家族根基所在。在苏州,贝老留下了自己的杰作——苏州博物馆,他还亲切地将其称为“我的小女儿”。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1)

2002年,贝聿铭接到设计苏州博物馆的邀请。当时,苏州博物馆的选址正面临争议,苏州是历史名城,古街、古桥星罗棋布,而平江路作为苏州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800年来始终保持河路并行的格局。要在此处建立博物馆,难度系数很高。

不仅如此,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规划中,博物馆北侧还紧邻拙政园,南侧是一河之隔的狮子林,东侧是太平天国忠王府旧址,这几乎让所有设计师都无处下手。

当时,许多园林专家出面,对选址提出质疑。有媒体报道时用“拆了世界文化遗产造苏州博物馆”等标题吸引眼球,还一度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面调查。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2)

贝聿铭的心情是复杂的,在苏州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建博物馆与厚重的历史沉淀比肩而邻,对于早已成名的他来说,挑战也是空前的。2002年春天,贝聿铭回到阔别已久的故乡苏州,实地考察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经过三天的慎重考虑,最终接受设计邀请。

贝聿铭曾就苏州博物馆的新馆的设计致信给吴良镛院士,在信中他指出:“苏州古城人文历史悠久,而苏州博物馆新馆地处古城之中,将是展现苏州人文历史的重要公共建筑。如何使建筑与周边之古城风貌协调?如何将二十一世纪的建筑与两千五百年的文明结合?这些都是我考虑最多的问题,这不仅事关苏州,且对中国建筑发展有现实意义。”贝聿铭还阐述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理念:“我希望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能走一条真正的中、苏、新之路,三者缺一不可。”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3)

2002年5月,贝聿铭开始了新馆的概念设计。当年冬天,贝聿铭带着夫人再次来到苏州博物馆实地考察。苏州市相关部门特地安排昆剧《游园惊梦》在忠王府古戏台演出,贝老观看演出时兴致勃勃。也许正是这场演出激发了贝聿铭的灵感,经过大半年的设计,贝老完成了新馆的设计方案。

贝聿铭设计了一座结合园林、本地传统建筑的现代化馆舍,把古建筑、新建筑和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展现出来。在整体布局上,新馆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忠王府、拙政园水乳相融,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展。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4)

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板块:中央大厅、主庭院和中央部分入口;西部是博物馆主展区;东部是博物馆次展区和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与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得益彰,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环境浑然一体,交相辉映,既符合历史建筑的环境要求,又有其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庭院空间、园林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城市机理还是空间布局都恰如其分。

贝聿铭热爱几何之美。三角形、方形、菱形作为新馆的结构特征和造型元素,表现在建筑的细节之中。新馆建筑群现代几何形坡顶体现了错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顶建筑风格;入口处大厅的厅门由两个半圆造型组成,简洁得体又不失大方气度。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5)

新馆正门对面的步行街南侧,为河畔小广场。小广场两侧按“修旧如旧”原则修复的一组沿街古建筑古色古香,成为集工艺、茶楼、书画、小吃与一体的公共服务配套区。

馆建筑与创新的园艺相互依托,贝聿铭设计了一个主庭院与若干小内庭院,布局精巧。其中,最独特的是中轴线上的北部庭院,不仅使游客透过大堂玻璃可一睹江南水景特色,而且庭院隔北墙直接衔接拙政园的补园,新旧园景合为一体。

最让贝老费心的是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的设计。主庭院东、西、南三面由新馆建筑相围,北面与拙政园相邻,大约占到新馆面积的20%。这是一座在古典园林元素基础上精心设计出的创意山水园,由八角凉亭、直曲小桥、片石假山、竹林、铺满鹅卵石的池塘组成,既不同于苏州传统的园林,又不脱离中国文人气息。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6)

苏州博物馆中有许多虚实结合的地方,这是外国设计师难以望其项背的。比如“留白”的手法,在水墨画中很常见,贝聿铭用到博物馆的设计上。他有意缩小新馆的建筑面积,而腾出一片庭院和水塘,在其上方的空间就是大片“留白”,与建筑物形成虚实对照。庭院造成的空间是“虚”,周围的建筑为“实”,整个空间在纵轴上形成了开阔的视野空间表现为“虚”,周围室内空间形态相对室外空间有表现为“实”。

贝老有一句经典名言“让光线来做设计”。贝老借鉴了传统建筑的“老虎天窗”做法,将天窗开在屋顶的中间部位,自然光线透过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交织的光影,进入到博物馆活动区。光线经过调节产生的层次变化,与不同空间光线形成“虚与实相结合”的明暗对比。

贝聿铭苏州博物馆(7)

一座苏州博物馆,半部江南园林史。贝老不幸驾鹤西去,苏州博物馆成为其留给家乡的最后遗产。

贝聿铭先生千古!

参考文献:《如是东方》《贝聿铭全集》

建筑大师贝聿铭:光在那里,建筑无需言说

    我以为,作品的高贵气质来源于建筑家和构造家的高贵气质。
     “让光线来作设计”是贝聿铭的名言,无论是卢浮宫金字塔还他故乡的苏州博物馆,光与空间的结合让他的作品空间变化万端,他坚信建筑不是流行风尚,也因此,他从不阐释作品的理念,他认为建筑物本身就是最佳的宣言。
     贝聿铭长达60载的职业生涯与20世纪中到晚期的建筑史的多个关键时期紧密相连,也与社会、文化、地缘政治等现象互为关系。如今,贝聿铭最为著名的建筑设计作品莫过于巴黎的卢浮宫金字塔,而事实上,他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从法国到卡塔尔,途经中国和美国,这位“让光线来做设计”的建筑师以建材为纸、以光影为笔,在现代主义建筑史中折射出非凡的光辉。
    我不能准确说出是什么时候知道贝聿铭的名字,但从知道他的时候开始,我心中仰慕的大师。在世界建筑界,贝聿铭的名字是和20世纪的建筑史联在一起的,他取得的成就,不知道激励了多少中国人和华人去从事建筑事业,贝聿铭的智慧和杰出成就为华人带来尊严。
    世上关于贝聿铭的书,无论是访谈还是对他的建筑设计作品进行分析,以及贝聿铭谈贝聿铭的类型实在很多,然而这篇文章不属于那些范畴,而是通过一些笔者所具体接触的贝聿铭,来向读者介绍一些大师不被人们所知道的鲜为人知的小事,然而这些小事,却可以看到贝聿铭的为人和人品,也正是这些小事成为关于贝老的佳话。
     重要的就是不重要的,不重要的就是重要的——苏州博物馆是“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贝聿铭先生为家乡操刀设计的封山之作,他将自己毕生的美学沉淀与对家乡的全部情感融汇贯通在这座建筑里,把传统重新创造出来了,堪称古典与现代结合的经典范例,充分体现了中式山水园林的几何之美与意境之美……苏州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一件非凡的艺术品,馆内的展览与珍藏反而显得不重要了。
    一直以来,贝聿铭始终在探索,如何能够使中国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对接,走一条既融合了传统文化,又具有现代特征,不是简单的仿古复古的新的路线。
苏州博物馆体现“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追求“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原则。
贝聿铭在2012年出版的全集自序里曾经这样说过:
“我最感兴趣的,一直是公共项目,而我认为最好的公共项目,就是博物馆,因为它是一切事物的总结。……博物馆一直都是我的主题,不停地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虽然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已经收官,但是这样精妙的光影游戏依然不会断绝。我们有理由期待,继承并发扬了父亲理念的贝氏建筑事务所,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