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刘雅鸣: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影响
在气候变化的多方面影响中,对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影响,尤为不可忽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生产受到哪些影响?我国如何确保粮食安全?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刘雅鸣一直关心的问题。
在全国两会上,她建议,要高度重视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影响,加强科学研究、部门联动和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业气候资源普查,提升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有利有弊
气候变化,一刻不曾停止。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2011年至2020年全球地表温度比工业革命时期上升了1.09℃。伴随人口增长,全球气候变化增加了粮食和农业系统面临的挑战。
刘雅鸣认为,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对我国农业生产而言,利弊兼而有之。
气候变化导致我国农业气候资源发生显著改变。1961年至2020年,我国气温平均每10年升高0.3℃,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我国年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5.1毫米,呈现出降水带北扩态势,西北地区气候暖湿化明显。气候变化的水热双增态势导致我国农业气候资源发生显著改变,活动积温每10年增加62.9摄氏度·日,作物生长季每10年延长1.8天,东北地区玉米和黑龙江水稻可种植面积增加,南方双季稻区可种植北界向北推移近300公里,北方冬小麦种植北界北扩西移20—200公里,柑橘不同适宜区种植北界平均北移83公里,农作物和林果适种区域不断扩大。
在气候资源显著改变的同时,气候变化也导致我国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增多,农业生产不稳定性加剧。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约1400万公顷农作物受灾;2014年,华北和东北干旱影响夏粮生产;2021年,北方持续降雨造成多地玉米减产、秋播推迟。气候变暖也导致我国病虫害发生区域向高纬度、高海拔地区扩展,作物发育期提前、生长周期变短,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粮食生产面临风险加大。
提升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既然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有弊,趋利避害便是必然选择。加强气象科技支撑、强化部门联动、提升农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将成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刘雅鸣建议,要加强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及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研究,为优化作物品种布局和种植结构提供科技支撑。加强重大农业气象灾害事件发生规律、致灾机理及损失评估,提出科学应对措施,提升农业系统韧性。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在刘雅鸣看来,需要农业农村、保险、气象等相关部门加强联动,联合开展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对农业生产、存储、流通、消费等环节的影响评估。气象部门要提高针对极端事件和重大气象灾害的预测预估与服务能力,建立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动机制、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机制,加强预警信息在农业保险中的应用。各地要采取因地制宜、因气候制宜对策,调整作物播期,合理规划种植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减损增效。
干旱,也是气候变化过程中农业生产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刘雅鸣认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节水农业发展是解决之道。发达国家灌溉水的利用率可达到80%以上,她建议加强节水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尽快形成高效节水农业投入长效机制。
我国上一次开展农业气候区划还是20世纪80年代,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气候资源已发生显著改变。对此,刘雅鸣建议,应适时启动第三次全国农业气候资源普查和区划工作,摸清我国的农业气候资源家底和变化规律,为我国的农业生产布局、种植结构调整和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作者:刘钊 责任编辑:徐嫩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