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

2024-03-27 15:09:02 来源:天气频道

中国天气网讯 11月29日,中国气象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根本遵循,围绕加快科技创新和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要求,阐明了“十四五”时期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提出了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是未来五年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中国气象局坚持“开门编规划”,广泛向社会、高校、企业和部门内外征求意见,凝聚各方共识、汇聚各方智慧。

“十三五”时期,圆满完成了预定目标和任务。气象整体实力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气象卫星体系建设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公共气象服务和气象防灾减灾效益显著,服务领域拓展到工业、农业、林业、商业、能源、水利、交通、环保、海洋、旅游等上百个行业,成功应对超强台风、暴雨洪涝、严重干旱等重大气象灾害,气象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由“十二五”年均约1300人下降到800人以下,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0.6%下降到0.3%,建成多部门共享共用的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为促进国家发展进步、保障改善民生、防灾减灾救灾等作出了应有贡献。中国气象局被世界气象组织认定为全球世界气象中心之一,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科技合作,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在气象国际治理中充分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

在“十三五”打下的基础上,“十四五”时期,中国气象事业将以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为主线,推动气象向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向地球系统延伸、向全球范围拓展、向数字智能新业态转变,实施数值预报、气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气象+”赋能行动三大攻坚战,构建自立自强、开放协同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面向地球系统、智慧精准的气象业务体系,保障国家战略、普惠精细的气象服务体系,规范有序、协调发展的气象治理体系,提高气象服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能力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支撑。

《规划》明确未来五年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更加健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气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水平显著增强,气象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具体指标包括: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将从85.9%提升到90%,24小时暴雨预警信号准确率从89%提升到92%,24小时台风路径预报误差从70公里降低到65公里,强对流天气预警提前量从38分钟提前到45分钟,全球数值天气预报可用预报时效从7.8天延长至8.5天等。

为保障目标实现,《规划》明确六方面发展任务: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气象科技自立自强。重点包括: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重大天气气候机理研究,研发下一代数值预报模式等。完善国家气象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气象相关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气象卫星等创新平台建设,构建气象核心技术联合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等。建设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强化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和高素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等。

二是促进陆海空天一体化,发展精密气象监测。重点包括:优化综合立体观测站网,优化升级天气观测站网,完善气候及气候变化观测站网,发展专业气象观测站网,完善风云气象卫星及遥感应用体系等。发展先进观测技术装备,完成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双偏振升级,推进大气成分等观测装备国产化及业务应用等。健全集约高效观测业务,完善国省市县四级气象部门观测业务分工,拓展全球监测业务等。

三是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精准气象预报。重点包括:发展高水平的数值预报,全球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水平分辨率达到7-13公里,东亚季风、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等指标的预测能力达到国际同期先进水平。完善智能数字预报业务,建立“全球-区域-局地”一体化的多要素、多圈层实况业务,发展无缝隙预报业务等。加强预报业务智能协同,采用“云+端”技术架构加强国省两级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业务协同,建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国省市县四级实时协同等。

四是坚持趋利避害并举,发展精细气象服务。重点包括: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强化气象灾害全天候、高精度的综合立体监测,完善广覆盖、立体化的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建立健全快速响应、高效联动的气象灾害多部门防范应对机制等。增强应对气候变化支撑,强化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监测评估,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等。强化生产发展气象服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交通强国建设、国家能源安全、重大工程和重大活动等。深化民生气象服务,推进气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健康中国行动,提升全民气象科学素养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服务,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气象保障,服务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等。

五是激活数据潜能,推动气象信息化建设。重点包括:提升气象大数据应用,强化气象大数据收集,深化高价值气象数据共享共用等。建设数字气象基础设施,扩大高性能计算资源供给,提高算力支撑水平等。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推动气象数据融入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等。

六是全面深化气象改革,提升气象治理效能。重点包括: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涵盖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气象服务体制和气象管理体制改革等。加强气象法治建设,推进气象立法执法普法工作,加强气象标准化建设等。加强行业管理和社会管理,推进行业气象协同发展,加强新时代气象文化建设等。统筹气象事业协调发展,深化区域气象协调发展,保障区域重大战略等。

基于发展任务,《规划》设置五个专栏,聚焦五大方向,重点解决能力提升问题。一是聚焦加快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包括做强气象大数据科学、提升国产超算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地球系统模式以及推进观测装备国产化等。二是聚焦加强气象精密监测能力,包括提升气象卫星观测能力、完善天气雷达观测以及优化自动站网布局等。三是聚焦加强气象精准预报和精细服务能力,包括提升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强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与生态气象保障、海洋气象综合保障以及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等能力。四是聚焦提升气象信息化水平,包括发展国产气象高性能计算系统、推动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智能化发展等。五是聚焦提升基层台站能力,持续推进打造现代化基层台站。

《规划》还明确为气象“十四五”发展提供坚强支撑的四项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开放合作和加强监督检查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