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不胡说|印度遭遇罕见热浪 让粮食问题又一次摆在我们面前
首席不胡说 | 第15期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民以食为天,关于粮食的问题,又一次摆在全世界面前。
近日,一则央视网的消息登上微博热搜:联合国发出警告,人类或将面临二战后最大粮食危机,全球17亿人面临粮食危机威胁。
新闻中提到,可能造成如此危机背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印度新德里突然发布的小麦出口禁令,这一举动令市场供应短缺矛盾更加突出。
印度是世界上农业大国,小麦产量在世界小麦生产中占据重要份额,也是仅次于我国的第二大小麦生产国。印度小麦一般每年10至11月播种,次年2至4月收获,生长期为120至160天。
4-6月是印度一年中最为炎热、干燥、少雨的季节,此时正值当地小麦“灌浆期”(小麦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淀粉和蛋白质进行储藏的重要过程,是从瘪粒变成饱和状态的过渡期,是形成产量的重要阶段),对天气十分敏感,最怕遇到高温和干旱。
但今年印度高温却提早到来且异常凶猛,印度气象局表示,刚刚过去的4月,印度西北部和中部遭遇了近122年来同期最热天气,平均最高气温分别达到35.9℃和37.8℃。
印度新德里3-5月周气温走势图,来源于印度气象局。
从印度新德里用于交换国际数据的气象站给出的周气温走势图可以看出,进入3月,每周实测平均气温(蓝色折线图)就频频突破常年同期平均值(橘色阶梯线)。5月15日气温直逼1944年5月29日创下的历史5月最高气温纪录(红色直线)。
新德里有两个地区的气温分别达到49.1℃和49.2℃,气温最低的地区也达到了45.5℃。与此同时,位于印度北部的哈里亚纳邦的古尔冈市当天的气温也达到48.1℃,是自1966年以来同期最高值。
2012年2月(黄线)处于低点,印度高温提早报到,小麦减产。2011至2021年数据来源于FAO,2022至2026年为预测值。张莉制图。
对于印度来说,在6月夏季风到来前,出现高温并不罕见,但4月就出现如此极端热浪事件并不常见,而且此次出现高温的区域与小麦主产区高度重合,对正值籽粒形成及灌浆增重阶段的小麦不利,易造成瘪粒,或面临减产,这个原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此次印度小麦出口政策的调整。
深究此次异常高温的原因,主要是拉尼娜背景下欧亚中高纬环流经向度大且阶段性波动明显,印度洋副热带高压和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双高”恰好强强联手叠加影响,携手导致了第三高——高温的发生。
印度受印度洋副热带高压笼罩(类似于夏季影响我国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盛行下沉气流,本就多高温晴朗天气,再加上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类似于影响我国的大陆高压脊)发展,与印度洋副热带高压携手,宛如一个笨重的庞然大物,移动速度缓慢,对新德里一带影响时间持久,且强度更强。
所谓的高压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一支大大的“高压锅盖”,在高压之下,气流从高空持续压向地面(下沉气流),此时地面的空气被增压,高压控制下的地区如同罩进了一口高压锅,空气被不断压缩进入这个地区,从而能量迅速增加,达到增温的效果。
另一方面,在“双高”控制下,空气中盛行下沉气流,温度升高,云量减少,这也给太阳辐射造成了有利条件,助力地面增温。
由此及彼,印度的异常高温对我国天气也有影响。当乌拉尔山阻塞高压(暖色调区域)出现的时候,通常我国容易受到低压(冷色调区域)影响,印度强大的阻塞高压系统与东边的高压脊组成了一个“大坝”,使得冷空气在其中不断堆积(下图蓝色箭头部分),当东边的高压脊消退,堆积到足够强大的冷空气便倾泻而下,影响我国。
比如今年我国多地遭遇“立夏寒”,在立夏节气感受到了深深的凉寒。从国家气候中心的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我国4月来气温起伏频繁,经历3次暖冷的明显波动。
4月以来全国日平均气温及其距平逐日变化,来源于国家气候中心。
再说回粮食的问题,也是写这篇推送的初衷:自古以来,粮食都是头等大事,虽然现在大家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年代,很难感受到吃不饱饭的困难,但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这根弦!(文/胡啸 杨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