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

2024-01-03 03:07:02 来源:天气频道

近日,国务院印发《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加快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全方位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先导性社会公益事业。《纲要》明确,到2025年,气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到2035年,气象关键科技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以智慧气象为主要特征的气象现代化基本实现。如今,我国气象科技发展到了什么水平?

据中国气象局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我国气象业务基础能力总体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建成了近7万个地面气象观测站、236部天气雷达、7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组成的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网,多项气象观测装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稳步提升。

在气象科技创新方面,已发展到跟跑并跑并存的新阶段。气象“芯片”数值预报模式基本实现自主研发。建立了以中国气象局全球同化预报系统为核心的无缝隙智能化气象预报业务体系,实现了从站点、落区预报到数字格点预报的跨越。

自主研发的气象卫星遥感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同时拥有极轨和静止两个系列气象卫星的发展中国家。风云气象卫星服务海洋、农业、生态环境等近百个领域或行业,国内用户超过2700家,投入产出比超过1∶40,惠及全球121个国家和地区。

《纲要》提出,将从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气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三方面增强气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在基础能力建设方面,将进一步加强建设精密气象监测系统,构建精准气象预报系统,发展精细气象服务系统。“我们的目标是建成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其中,科技创新是基础,也是关键。”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说。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5月9日至13日,南方地区迎来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水过程。早在暴雨降下一周前,中央气象台就开始关注这次过程,并与相关气象部门加强会商,随时沟通最新预报意见。5月9日6时中央气象台发出暴雨蓝色预警,中国气象局随之启动Ⅲ级应急响应,15时,国家防总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贵州、湖南、江西等相关省份应急响应机制随之启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气象部门同相关部门密切联动,形成防灾减灾合力。

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统筹发展和安全对防范气象灾害重大风险的要求越来越高。发挥气象部门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用,至关重要。

《纲要》将“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列入重点推动的七大发展任务之一。提出健全分灾种、分重点行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体系,提高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流域区域洪涝、森林草原火灾等气象风险预报预警能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加强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编制和设施建设,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乡镇、街道等基层网格化管理,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联动机制。

精细化服务国计民生

“气象北京公众号有花粉浓度预报,花粉浓度升高前会预警,我可以提前用药,现在基本已经可以控制住过敏症状了。”一名网友在北京市气象局微信公众号留言感谢。

一份花粉预报,给出健康风险提示;一个嵌入导航的气象模块,在“最佳行车路线”建议中避开了恶劣天气;一条气候旅游地推荐信息,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一个农业气象APP,让农业从“靠天吃饭”变为“看天管理”……面向人民美好生活对气象服务需求,气象部门不断增强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融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精细化服务国计民生。2021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满意度为92.8分,创历史新高。

面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细化需求,《纲要》提出了提高气象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优化人民美好生活气象服务供给、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气象支撑等发展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