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雾霾” 感兴趣你就看过来
概述
雾霾是雾与霾的组合词,是阴霾天气与雾的统称,一起并作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通常都伴随雾霾天的出现。
雾与霾区别
雾霾是雾与霾的组合词,他们都是灾害性天气。
霾
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雾的存在会降低空气透明度,使能见度恶化,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以内,就将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或凝华)物的天气现象称为雾(Fog);而将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在1000-10000米的这种现象称为轻雾或霭(Mist)。形成雾时大气湿度应该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由于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散射的光与波长关系不大,因而雾看起来呈乳白色或青白色。
霾
霾(mái),也称灰霾(烟霞) 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Haze)或灰霾(Dust-haze),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
雾霾主要成分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而可吸入颗粒物就是空气污染的人们关键词:PM2.5(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形成原因
由于空气质量的不断恶化,雾霾天气出现频率越来越高,我国多地城市空气严重污染爆表,上海空气质量指数也一度达到600,在雾霾天气下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不断增多,它的形成主要与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环境因素有关,如大量的工厂排放、汽车尾气排放,这些污染源在温度饱和和静稳天气的助推下得到了有利的发展空间。
二次污染源
当前国内许多省市监测的大气细颗粒物(PM2.5)均是经过十分复杂的物理和化学过程而形成的“二次源”;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也多数来源于二次污染。 监测数据显示,苏浙沪等南方省市空气中的PM2.5浓度整体处于下降趋势,但PM1却在逐年上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二次污染”长期没有得到重视和改善。如果按照目前的发展模式运行下去,雾霾的增量和影响范围扩大将在所难免。
大气颗粒物传送
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得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庄国顺指出,大气颗粒物污染不仅仅是一个城市局部的问题,更是区域性和全球性的问题,涉及到颗粒物在大气当中的长途传输,是一种全球地区的化学循环。 在传输的过程当中,天然和人为的气溶胶都会起化学变化。庄国顺说,“比如从中东传到新疆再传到上海,形成雾霾直接影响局部地区空气质量。它还能传到整个太平洋上空、美洲上空,在它传输的过程当中,人为排放又添加了很多东西,继续在大气里产生化学反应。
静稳天气与空气湿度
在相对湿度饱和的条件下,大气颗粒物会吸水膨胀产生凝固,导致空气污染持续累积。庄国顺介绍说,相对湿度达到90%―92%,细颗粒物的体积会膨胀到8倍以上,大气当中还有大量人为排放的硫酸盐、铵盐、硝酸铵、有机酸盐等物质,更容易使大气颗粒物膨胀,“一膨胀,就形成灰蒙蒙的一片,像个大铁盖一样罩在城市上空,这就是为什么在人口密集和工业、交通排放量大的城市,更容易形成雾霾天气。” 静稳天气 南方长时间的“静稳天气”和“辐射逆温”,也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快速扩散。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杨新认为,在没有强风雨天气的前提下,今后南方地区重霾天或将成为常态,“目前整个大气循环系统已无法自然消除人为产生的颗粒物污染,而污染还在不断排放和累积。
大气环流助推污染
大范围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冷空气较弱和水汽条件较好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形势下,近地面低空为静风或微风。由于雾霾天气的湿度较高,水汽较大,雾滴提供了吸附和反应场所加速反应性气态污染物向液态颗粒物成分的转化,同时颗粒物也容易作为凝结核加速雾霾的生成,两者相互作用,迅速形成污染。
雾霾危害
最近全国各地雾霾席卷,大雾天气空气流通性差,空气质量也较差,市民纷纷带起了口罩来预防雾霾引起的疾病,而对于儿童这又身体抵抗能力差的人群而言,雾霾天气对幼儿造成的影响大于成年人,雾霾天气现象会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例如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等。
静稳天气与空气湿度
危害之一:上呼吸道感染 雾霾天气,空中浮游大量尘粒和烟粒等有害物质,会对人体的呼吸道造成伤害,空气中飘浮大量的颗粒、粉尘、污染物病毒等,一旦被人体吸入,就会刺激并破坏呼吸道黏膜,使鼻腔变得干燥,破坏呼吸道黏膜防御能力,细菌进入呼吸道,容易造成上呼吸道感染。
支气管哮喘
雾霾天气时,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往往会带有很多细菌和病毒,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而在大城市中空气不容易扩散,这又加大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的毒性,将会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和健康,其空气中浮着粉尘、烟尘,尘螨也可能悬浮在雾气中,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这些过敏原,就会刺激呼吸道,出现咳嗽、闷气、呼吸不畅等哮喘症状。
肺癌
肺癌的潜伏期从几年到几十年不等,小年龄的孩子患肺癌,很可能和遗传因素、基因突变有关。不过,和成人相比,儿童的身高决定了其受汽车尾气以及马路粉尘的影响确实更大,这是得到医学界共识的。因为儿童的呼吸带正好处于尾气高度附近,同时,儿童单位体重的呼吸暴露量比大人高,导致其易感性更高,所以受尾气、雾霾等污染气体的影响更大。再加上儿童的身体各器官没有发育完全,污染气体侵袭造成的伤害也更大。
影响生殖
雾霾对精液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后期。雾霾中的可吸入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循环,会逐渐堆积在人体各个器官,包括精液工厂的阴囊。由于生殖泌尿系统是人体代谢最快的组织,当由外界吸入的颗粒进入人体血液循环时首先要受影响的就是生殖泌尿系统,会引起一些列生殖泌尿系统病变,比如肾衰竭、尿毒症、少精、精子畸形、前列腺增生等。
结膜炎
专家介绍,雾霾天空气中的微粒附着到角膜上,可能引起角、结膜炎,或加重患者角膜炎、结膜炎的病情。角膜炎、结膜炎患者明显增多,有老年人、儿童,同时也有整天对着电脑的上班族。人们出现的情况大致一样:眼睛干涩、酸痛、刺痛、红肿和过敏。
小儿佝偻病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已用一年时间,开展了雾霾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初步研究发现:霾天气除了引起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入院率增高外,霾天气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一些间接影响。霾的出现会减弱紫外线的辐射,如经常发生霾,则会影响人体维生素D合成,导致小儿佝偻病高发,并使空气中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
雾霾防护
雾霾天气下空气污染严重,在这样极端的天气中,应该如何做好个人保护呢,天气网有几点建议,减少户外滞留时间,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回来及时洗脸、漱口、清洗鼻腔;减少开窗通风,尽可能选在中午时段;锻炼避开浓雾,改室外锻炼为室内锻炼;调整饮食,多饮水,多吃润肺食物。
雾霾天注意事项
1、雾霾天气少开窗 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2、外出戴口罩 如果外出可以戴上口罩,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粉尘颗粒进入体内。口罩以棉质口罩最好,因为一些人对无纺布过敏,而棉质口罩一般人都不过敏,而且易清洗。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3、多喝桐桔梗茶、桐参茶、桐桔梗颗粒、桔梗汤等“清肺除尘”茶饮 桐桔梗茶有清火滤肺尘功能,能显著增强肺泡细胞排出有毒细颗粒物的能力,能有效的协助人体排出体内积聚的PM2.5颗粒物及其他有害物质。具体可参考桐桔梗茶、桔梗汤的百度百科介绍。 4、适量补充维生素D 冬季雾多、日照少,由于紫外线照射不足,人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有些人还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等现象,必要时可补充一些维生素D。 5、饮食清淡多喝水 雾天的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饮水,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可补充各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还能起到润肺除燥、祛痰止咳、健脾补肾的作用。少吃刺激性食物,多吃些梨、枇杷、橙子、橘子等清肺化痰食品。 6、最好不出门或晨练 雾霾天气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杀手”,尤其是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老人,雾天最好不出门,更不宜晨练,否则可能诱发病情,甚至心脏病发作,引起生命危险。专家指出,之所以说雾天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危险天”,是因为起雾时气压低,空气中的含氧量有所下降,人们很容易感到胸闷,早晨潮湿寒冷的雾气还会造成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心脏负荷加重等。同时,雾中的一些病原体会导致头痛,甚至诱发高血压、脑溢血等疾病。因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尤其是年老体弱者,不宜在雾天出门,更不宜在雾天晨练,以免发生危险。 7、深层清洁 人体表面的皮肤直接与外界空气接触,很容易受到雾霾天气的伤害。尤其是在繁华喧嚣十面“霾”伏的都市中,除了随时要应对雾霾危“肌”外,由于建筑施工、汽车尾汽、工业燃料燃烧、燃放烟花爆烛等原因造成悬浮颗粒物多,难免会堵塞在毛孔中形成黑头,造成毛孔阻塞、角质堆积、肌肤起皮等肌肤问题,所以自我保护的首要措施就是深层清洁肌肤表层,清洁毛孔。 雾霾天清肺食物推荐 平时应多饮水,注意饮食清淡,少食刺激性食物,多吃些豆腐、牛奶等食品,或者多吃黄花鱼(及其他海鱼)、动物肝脏、蛋黄、瘦肉、乳酪、坚果,这些食物中富含维生素D,对补钙很有利。 由于雾霾天气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最大,最容易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疾病,应多吃润肺食物,如雪梨、橘子、百合、莲藕、罗汉果等。 PM2.5等有害物质损伤肺泡,易出现免疫炎性反应和氧化损伤。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抗氧化物质逐渐减少,建议人们尽量选择有抗氧化损伤的食物,如马铃薯、西红柿、胡萝卜、柑橘、樱桃、草莓、西瓜等,都是价廉物美的天然抗氧化食物。
雾霾治理
国内治理雾霾方法
雾霾成为了当下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全国进入“雾霾模式”该如何解决?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如果大范围的雾霾还要长期持续,对公众的日常工作、生活,对大家的身体健康都有百害而无一例。20年、哪怕10年都太长,治理雾霾,让人们呼吸上新鲜空气,只争朝夕。 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也曾有严重雾霾,花了几十年时间才扭转,但那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事情了,在我们要践行中国梦、要建设美丽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20年、10年都太长了,我们应该只争朝夕!所以,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拿出更强的行动力?
国外治理雾霾方法
英国 1995年起,英国制定了国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个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的评价与回顾,对达不到标准的地区,政府必须划出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在规定期限内达标。欧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不然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为了符合标准,早在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并将此笔收入用来改善公交系统发展。 上世纪80年代,伦敦市在城市外围建有大型环形绿地面积达4434平方公里。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粘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粘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街道清扫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区,目前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英国民众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每日空气质量的发布情况。 美国 美国采取区域环境管理框架,打破州的界限,依据地理和社会经济,将全国划分成十个大的地理区域,设立区域办公室,进行统一管理。环保机构有权进行立法、执法、处罚,并通过强制执行手段和监控、技术改进等相结合的方式协调开展工作。比如加州一带的环保机关,制定并推行空气质量管理计划,借助排污许可、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等方式,促进减排,终于在八十年代降低了洛杉矶的臭氧浓度。 1990年,《清洁空气法案》修正案通过,同时臭氧污染严重的各州联合建立了“臭氧传输协会”,制定相关减排标准并督促实施,覆盖美国20多个州和加拿大东部各省,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日本 国外大城市的治理经验表明,要想根治PM2.5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PM2.5的入口管理,努力减少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另一方面,收紧PM2.5的出口,严控排放总量。治理PM2.5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走出一条与城市经济社会和地理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治理之路 国外大城市的治理经验表明,要想根治PM2.5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加强PM2.5的入口管理,努力减少对化石能源的需求。另一方面,收紧PM2.5的出口,严控排放总量。治理PM2.5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走出一条与城市经济社会和地理环境条件相适应的治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