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活动性特点是什么 地震的活动性特征有哪些

2024-07-09 02:39:02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震的活动性特点是什么?地震的活动性特征有哪些?对于这个问题,很多小伙伴都很想知道答案,下面赶快来了解下吧。

  地震的活动性特点是什么

地震的活动性特点是什么 地震的活动性特征有哪些

地震

  1、地震活动具有重复性

  地震的发生有历史继承性和反复发生的特点,我国23个活动断裂带是我国地震最集中高发的地区,也就是说发震的地带基本上是固定的,这与地壳的表层地质构造密切相关(一般发生在地壳最薄弱应力最集中的部位)。在时间上,表现出活动区和宁静区交替重复的特征,这是因为应变能需要有一个逐渐积蓄的时间过程。

  2、地震的迁移性和填空性

  迁移性表现在两个层次上,对23个断裂带,地震并不总是发生在某个断裂中或某一地区。地震发生的地点和强度具有迁移性。例如:我国20世纪初8级地震发生在天山南北断裂系;20世纪8级以上地震发生在甘肃的海原-古浪一带;30年代转移到阿尔泰地区;50年代8级地震出现在西藏察隅;而70年代,川、滇地区6级以上地震十分频繁,并连续发生多次大于7级的地震,而海原和河西走廊就没有发生6级以上地震。这是因为每次大的地震后,当地应力场地质结构从失稳状态进入新的稳定态,再次失稳还需要有较长的能量孕育过程。

  地震的迁移性还表现在具有填空的特点,即在一个活动断裂系中,过去曾发生地震的地区的中间地带,常常是今后可能出现地震的区域。这种中间地带称为围空区。美国圣安德烈斯断裂带的地震分布就具有明显的填空性;我国唐山大地震也出现在地震的围空区。

  3、地震的累进突发性

  地震的发生存在一定时间的孕育期,并出现各种前兆,表现为应力-应变异常(地面变形)地下水动态、重力异常等,这些异常有加速或减速的明显趋势。这也与地壳应力释放后又逐渐累积并再次释放的过程密切相关,当应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将导致应变由小渐大,最后产生突变从而发生地震破坏。

地震的活动性特点是什么 地震的活动性特征有哪些

  地震图片

  地震活动性介绍

  地震活动性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地震发生的强度、频度、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分布规律和特征。

  全球地震活动在空间上的分布是有规则的,表现出地震发生与地质构造有密切的关系。世界地震活动存在三大地震带,一是环太平洋地震带、二是欧亚地震带,三是在各大洋中绵延数万千米的海岭地震带,与海区大破裂带相依附。

  地震的深度变化可以从几千米到700余千米,地震的深浅与地质构造也密切相关。深度达几百千米的深源地震通常都分布在岛孤区。

  地震发生的频次与地震的大小密切相关,震级越小的地震,发生的次数就越多。据统计,全球平均每年发生7.8级以上地震约2次,7.0-7.7级地震约17次、6.0-6.9级地震约100次、5.0-5.9级地震800余次、4.0-4.9级地震6000余次、3.0-3.9级地震5万余次。

  我国是全球大陆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地区。20世纪我国发生7级以上地震116次,约占全球的6%,其中大陆地震71次,约占全球大陆地震的29%。

地震的活动性特点是什么 地震的活动性特征有哪些

  地震图

  我国最早的地震记录可追溯到公元前1831年,至今共记录有6级以上强地震800多次,遍布于除浙江、贵州以外的所有省份。就浙江、贵州两省而言,也都发生过5-6级的中强震。自有记载以来,我国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共发生21次,其中台湾有2次8级地震,其余的19次均发生在大陆地区。20世纪世界上发生8.5级以上的特大地震仅3次,分别为1920年我国宁夏海原8.6级、1950年我国西藏察隅8.6级和1960年智利8.5级地震。

  我国的强地震活动在时间上具有活跃平静的交替出现的特征。活跃期和平静期的7级以上地震年频度比为5:1。1901-2000年的100年间,我国大陆经历了五个地震活动相对活跃期和四个地震活动相对平静期,其时段划分大致为:1901-1911年、1920-1937年、1947-1955年、1966-1976年和1988-2000年为相对活跃期,1912-1919年、1938-1946年、1956-1965年和1977-1987年为相对平静期。例如,1966-1976年是我国地震活动的相对活跃期,这十年间我国大陆共发生14次7级以上地震,然而从1976年8月22日四川松潘7.2级地震直到1985年8月23日新疆乌恰7.4级地震之前,整整九年在我国大陆地区未发生过7级以上地震。两者之间形成非常强烈的反差。台湾地区强震活动与大陆地区地震活跃期发展进程具有准同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