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带分布 我国地震带分布区域
导语:世界上的绝大多数地震都分布在南纬60度和北纬60度之间的地区,在南极和北极是很少有地震发生的。那么,大家知道中国地震带分布在哪里?我国地震带分布区域是什么?以下内容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看完就清楚了,还可以分享给小伙伴哦。
中国地震带分布
中国地震
01、邻近环太平洋地震带
该带沿近南北方向分布,从东北长白山经渤海湾、黄海到东南沿海、台湾,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该带以中-浅源地震为主,有的震级较大。如海城-营口地震、唐山地震、邢台地震、台湾地震等。其中,东北是我国唯一有深源地震的地区。
02、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横断山地震带
该带是纵贯我国中部、沿南北方向延伸的一个地震带,属于板块活动在陆内的影响区。受太平洋、欧亚、印度三大板块的联合夹击,时有强烈地震发生。在西南区段,受印度大陆朝北俯冲作用的影响,地震频繁发生,震级大,破坏性强。云南昭通地震、四川汶川地震就发生在此带。
03、西部地震带
该带是新近断裂活动强烈的地区,地震频繁,时有大震发生。地震多集中在高山和盆地的交界线上,震中位置远离板块活动带,发震原因属于板块剧烈碰撞引发的远程效应。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盆山交接带、昆仑山山缘、青藏高原等地。
地震图片
全球地震分布划分为四条巨大的地震带:
01、环太平洋地震带
该带在东太平洋主要沿北美、南美大陆西海岸分布,在北太平洋和西太平洋主要沿岛屿外侧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是地球上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全世界约80%的浅源地震、90%的中源地震和几乎所有的深源地震都集中在该带上。例如,1923年日本关东8.3级地震,196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8.3级地震,1960年智利9.5级地震。
02、地中海-印尼地震带
该带西起大西洋亚速尔群岛,向东经地中海、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北部、中国西部和西南部边境,过缅甸到印度尼西亚,与环太平洋地震带相接。它横越欧、亚、非三大洲,全长超过20000km,基本上与东西向火山带位置相同,但带状特性更加鲜明。
该带集中了世界上15%的地震。主要是浅源地震和中源地震,缺乏深源地震。有的地震很强烈,如1755年葡萄牙里斯本8.7级地震、1897年印度阿萨姆8.5级地震、1950年我国西藏察隅8.5级地震。
03、大洋中脊地震带
此地震活动带蜿蜒于各大洋中间,几乎彼此相连。总长约65000km,宽约1000-7000km,其轴部宽100km左右。大洋中脊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性较之前两个带要弱得多,而且均为浅源地震,尚未发生过特大的破坏性地震。
04、陆内变形带
近代研究表明,大陆内部分布有一些范围相对较小的地震带,主要是板块碰撞影响带(断裂带)和陆内裂谷带(如东非裂谷地震带)。
陆内地震或板内地震虽然规模不如上述三个带,但不少地区地震频繁,震级大,震源深度小,一般不超过20km,破坏性很强。如我国塔里木盆地西北侧的伽狮-沙雅一带,5~6级地震时有发生。1976年发生的7.8级唐山地震、2008年四川汶川8.0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7.1级地震等,其位置都不在板块边界处,而是大陆内部断裂带部位,属于板块构造作用影响下的陆内变形结果。
地震
地震对城市的破坏作用和影响
强烈的地面运动产生的惯性力毁坏建筑和基础设施。
城市地震灾害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大量损毁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和基础设施,使城市陷于瘫痪。
1906年,美国旧金山特大地震将一座以钢筋混凝土建造为主的城市毁于一旦。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造成了东京都30余万栋建筑被毁坏,港口、码头和道路几乎全部因震损而停用。
在1976年中国的唐山大地震中,唐山市的民用建筑和公用建筑遭到严重破坏和倒塌的分别占95.53%和81.08%,基础设施几乎全部瘫痪。
强震可使城市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地基失效而丧失使用功能。
强烈的地震有时会产生地面倾斜、砂土液化、软土震陷、地面沉降和地表破裂等地震地质现象,这些现象使其丧失使用功能或被毁坏,造成重大损失。
地震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1900年来因地震死亡人数近240万。尽管历史地震人员死亡的估计存在较大的误差,但这些数字也足以令人震惊;经济损失的粗略估计也高达数千亿美元。
迄今为止,1556年中国陕西华县特大地震以死亡83万人而成为世界有史以来的地震死亡人数之最;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8523.09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