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鲟还有复活的希望吗 白鲟是有复活的可能吗
导语:据说,白鲟是距今已有一亿五千万年前残存下来的极少数古代鱼类之一,而如今它已经宣布灭绝。最近有些朋友想来了解下,白鲟还有复活的希望吗?白鲟是有复活的可能吗?今日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比较实用的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白鲟还有复活的希望吗
白鲟
可能有复活的希望,不过具体要看官方公布的信息为准。目前白鲟是否真正灭绝,还未到盖棺定论的时候。
鱼和人一样,需要有东西吃、有地方住,才能存活,特别是对于白鲟这种处于长江水生生物系统金字塔顶端的生物。为此,营造一个各个生态位上的生物都能找到“口粮”的健康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长江流域分布着4300多种水生生物,其中鱼类400多种,长江特有鱼类170多种;拥有白鱀豚、白鲟、中华鲟、长江鲟、长江江豚等国家重点保护水生生物12种。2020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淡水鱼一般四到五年达到性成熟,十年时间意味着可以让两代以上的鱼类得到休养生息的机会。
鲟鱼专家还将目光投向了与白鲟同属的匙吻鲟,期望从它们身上找到“复活”白鲟的秘码。
大自然处处蕴藏着惊奇,长江白鲟有机会“复生”吗?比如,6000万年前就已灭绝的腔棘鱼,1938年在非洲南部重新被捕捉到。只要我们善待自然,自然也不会吝于还我们以“奇迹”。
鲟鱼
进化两亿年的“超长待机”物种为何集体走向濒危
鲟鱼仍是“世界上最受威胁的类群”:全球现存的26种鲟鱼均面临灭绝威胁,约2/3的鲟鱼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状态。为此,红色名录同时提升了七种鲟鱼的保护等级。
“鲟鱼已经在地球上生活了两亿年,与它同时期的许多物种都灭亡了,为何‘活化石’们在短短几十年内集体走向濒危,这很值得研究,更值得人类警醒。”鲟鱼专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庄平说。
以白鲟为例,这是中生代白垩纪残存至今的古代鱼类之一。在我国有“千斤腊子,万斤象”的说法。“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指的是长江白鲟。在史料记载中,最大的长江白鲟可长到七米多长、重千斤以上。
为何“超长待机物种”迅速走向灭亡?庄平认为主要有两大主要原因:栖息地的破坏和过度捕捞。一方面,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原有栖息地不再适合鲟鱼生存;另一方面,几十年前,鲟鱼是全球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鱼类资源的补充速度跟不上捕捞强度,导致所有种群大幅衰退。
上世纪70年代,长江白鲟一年的捕捞量在5吨左右,仅仅30年后就踪迹难觅,其消失速度之快令人叹息。它的最后一次“露面”是在2003年大年初一,中国水产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科学家救助了一条长江白鲟,然后将其放生并跟踪。但随后,船触礁,被放生的白鲟电波信号也消失不见。
白鲟图
白鲟相关资料
在2003年,在宜宾被误捕到的白鲟,它个头高大,长达3米,重160公斤。3年过去了,白鲟再也没有出现在人类的视野里。由于环境变化,已没有白鲟生存的自然条件。
1、渔民发现并抢救白鲟。
2002年12月12日,一渔民在长江南京段潜洲附近发现一条白鲟,专家将这条白鲟打捞出水进行抢救。这条白鲟呈灰白色,长3.3米、重约130公斤。白鲟出水后,水产专家割开渔网,开始替白鲟清理和缝合伤口。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鲟类研究权威危起伟教授说:白鲟十分珍贵,有“水中大熊猫”之称。这次发现的白鲟是中国50多年以来长江下游发现的最大的一条。
2、受伤白鲟回家了。
2003年1月27日下午,经过专家3天3夜精心救治的“水中大熊猫”——野生白鲟在四川宜宾重回长江水中。这只白鲟是1月24日上午,南溪县一渔民在南溪县福溪口长江江段误捕的,为雌鲟,长约4米,体重150多公斤,年龄约30岁,肚中有待产的大量鱼卵。其头部和尾部有明显的伤痕,浑身雪白的皮肤上有一些红色斑块,像是皮下淤血。白鲟是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属著名的珍稀鱼类,被称为“水中大熊猫”,为我国所独有。白鲟几乎绝迹。据悉,白鲟重回长江之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在其身上安装了电子追踪仪,此后,专家们将24小时不间断地跟踪这只白鲟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