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什么时候开始 双减政策开始时间

2024-02-02 22:03:02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目前有些学校的作业数量过多,而且校外培训的需求增大,导致学生过重的负担,进而影响学生正常的休息时间。有些朋友想了解下:双减政策什么时候开始?双减政策开始时间是什么时候?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双减政策什么时候开始

双减政策什么时候开始 双减政策开始时间

  双减政策

  2021年7月24日,为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意见》提出,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意见》要求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对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释放了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信号。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双减政策是不让补课了吗

  事实上,双减政策是为了让学生摆脱沉重的学习负担,让学科教育回归校园,而不是放在课外辅导机构。 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政策要求减少作业量和作业时长。需要合理调整和设计家庭作业结构,让孩子尽可能在学校完成家庭作业,不能给家长分配作业,也不能让孩子自己批改作业。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双减政策是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劳和校外培训负担的重要政策,并不是完全不让给孩子补课了,严禁补课机构开设义务教育阶段所教授的课程,这意味着今后的补课机构不能够再为学生补习主要科目。

双减政策什么时候开始 双减政策开始时间

  学生作业

  双减政策出来后孩子周末在家干嘛

  第一,如果本身学习习惯好的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哪怕慢一点可以自己解决难题,那就家长周末多监督孩子预习和复习。

  第二,如果孩子本身很聪明,却没有学习的动力,那么就需要家长多操一点心,他们也需要给予一些动力,也可以和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后,有的放矢的做下干预,更多的树立孩子的责任感,陪着孩子过个愉快的周末。这部分孩子一旦懂事了,发力学习,成绩自然就好看了。

  第三,如果孩子尽力了,却事倍功半,但在体育啊,美术啊,音乐啊或者他感兴趣的领域更突出,就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理解认可他们,不要一到周末就念叨,孩子抵触就不和你说知心话了,久了逼急了可能会做出过激的应为,应该适当的放手,让亲子关系更和睦。

  总而言之,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有自己的闪光点,陪着他们健康快乐的长大,培养他们正确的三观,比分数更重要。

双减政策什么时候开始 双减政策开始时间

  学生压力

  双减政策社会影响

  “双减”政策的实施,让教育行业大洗牌,大浪淘沙下,不少培训机构纷纷转向。家长们在长出一口气的同时,还有一部分人有点乐不起来了,那就是师范生以及刚考下教师资格证的“小白”们。相关人士表示,近几年“教师岗”备受推崇,以至于教资考试的热度也不断攀升,不少人觉得即便不去公立学校任教,在教育培训机构当个老师也是不错的。“双减”政策来临,或将使教资考试出现短暂的降温现象。

  为贯彻落实“双减政策”,全国各地都相继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从严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但还有一些网友担忧,政策到基层是否会走样?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是否会掺杂学科类培训?这些问题都需要给出明确答案。

  打蛇打七寸,办事抓要点。目前全国面向中小学生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十分巨大,已基本与学校数量持平,鱼龙混杂、良莠不齐,违法违规情况突出。让校外培训机构快速降温,比较切实有效的办法就是遏制资金过度涌入,减少广告营销,纾解家长焦虑。日前,《浙江省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公布,提出要进一步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严格控制资本过度涌入培训机构。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的准入制度,把操控学科类培训机构的资本关进笼子,目的正是为了让教育回归本质,从根子上为校外培训去火降温。

  应该说,校外培训机构今天的问题,是企业、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造成的。教育减负也需要多管齐下,标本兼治。一是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体作用,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并做到应教尽教,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课后服务体系;二是要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强化对校外培训机构的运营监管;三是家长要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尊重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少些成绩攀比、多些亲情关爱;四是舆论要起到引导作用,减轻社会层面上的教育焦虑。

  需要明确的是,减负并非“放养”,学习本就是一个竞争、拼搏的过程,合理的压力反而能促进学生成长。我们反对的是无视孩子成长规律,打着教育旗号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因此,既要严惩贩卖教育焦虑的不良培训机构,也要保障正规培训机构的合法权益,真正让教育回归本源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