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白露时节的特点与习俗

2023-12-19 01:50:01 来源:天气频道

  导语:众所周知,一岁四时,春夏秋冬各有三个月,每月有两个节气,每个节气有其独特的含义。马上就要到白露节气了,那么,大家知道白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是什么?白露时节的特点与习俗有哪些?接下去小编带大家见识下吧,欢迎大家阅读。

  白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白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白露时节的特点与习俗

白露节气

  白露节气的特点是白露到了全国的气候变化都相同:昼夜温差变大,需要多添衣服。白露时节,凉爽的秋风自北向南已吹遍淮北大地。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夏季风逐渐被冬季风代替,多吹偏北风,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常晴朗少云,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天气也就越来越凉。地区风俗不同:不同的省市都有各自的庆祝白露节气到来的方法。比如南方地区会吃龙眼、喝白露茶。北方吃肉食。要学会尊重当地的白露风俗文化,开阔我们的视野。

  白露节气的风俗

  劳动人民在白露这天喝米酒

  喝米酒,是白露节气的习惯之一,很多南方的朋友都会在这天喝好几碗米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旧时苏浙一带乡下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送到城里亲戚朋友家。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的酒店里还有零沽的白露米酒。现在网上也可以购买到。小朋友也可以把米酒当饮料喝。

  白露饮食少不了吃鸭子

  白露做这件事情,是很常见的。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这个“虚”包含脾虚、胃虚和气虚,所以我国一贯有“秋季进补”的习俗,但进补之前最好先把脾胃调理好。对于身体弱的人而言,秋季还是应该吃些肉类补一补的。在肉类的选择上,以鸭肉为最好。因为秋天的鸭子是最肥嫩的,而且还有一定的医疗功效。秋天燥邪严重,吃些凉性的鸭肉,对于体内有热、爱上火的人而言,便可起到祛火除燥的作用。制作鸭子的过程中,这汇集了老百姓的智慧,鸭肉香,鸭皮酥脆,深受大家的喜爱。

白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白露时节的特点与习俗

  白露

  白露有什么饮食禁忌

  1、忌盲目控制饮食

  人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储备应全面而均衡,必须通过丰富的饮食提供。

  2、忌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使人发胖。在白露节气饮食中,要注意适量,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

  3、忌吃辛辣生冷的食物

  秋天还应当少吃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气味的食物如芹菜。由于白露节气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以免造成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

白露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白露时节的特点与习俗

  白露图

  白露农事活动

  “白露”代表着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白露时节,正是中国各地大忙时节。东北地区,开始收获谷子、高梁和大豆,一些地方开始采摘新棉;同时,要给棉花、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选种留种,及时腾茬、整地、送肥,抢种小麦。华北地区,此时也是秋收大忙季节,各种大秋作物已经成熟,开始进行收获;秋收的同时,还得抓紧送粪、翻耕、平整土地等,及早做好种麦的准备工作。西北地区开始播种冬小麦。西南地区到了白露时节,到处呈现忙碌的景象,因为“白露白茫茫,谷子满田黄水稻和谷子得抓紧时间收割。晚秋作物如玉米、甘薯等得加强田间管理,促使其早熟,避免低温霜冻造成危害。华中地区,抓紧时间收割迟、中水稻,夏玉米也开始收获了,棉花也分批采摘,晚玉米得加强水的管理。得抓紧时间平整土地,为种麦做好准备。

  白露节气后,冷空气日趋活跃,常出现低温天气,影响晚稻抽穗扬花。黄淮、江淮及华南等地要抓住气温较高的有利时机浅水勤灌。白露期间,华南日照较处暑骤减,且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日多、常连绵的特点,所以农谚有“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的说法。对此,要采取相应的农技措施,减轻或避免秋雨危害,同时注意防治稻瘟病、菌核病等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