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部:2020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7840起

2024-05-30 23:36:01 来源:天气频道

  天气网讯,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自然灾害最新报告,在2020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7840起,其中,山体滑坡4810起、崩塌1797起、泥石流899起、地面塌陷183起、地裂缝143起、地面沉降8起。预计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严峻,总体趋势接近常年。

自然资源部:2020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7840起

山体滑坡

  据自然资源部初步统计,2020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7840起,全国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534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1.8万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0.2亿元。

  统计显示,2020年全国发生的地质灾害中,滑坡4810起、崩塌1797起、泥石流899起、地面塌陷183起、地裂缝143起、地面沉降8起,造成139人死亡(失踪)、5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0.2亿元。2020年地质灾害发生数与2019年相比增加26.8%,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减少37.9%。与“十三五”时期年平均值相比,分别增加14.6%、减少43.7%。

自然资源部:2020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7840起

洪涝灾害

  我国山区较多,地形复杂,构造发育,地质灾害隐患分布广泛。受强烈地震和极端气象事件频发影响,近年我国地质灾害处于多发态势。

  专家预测,2021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仍然严峻,总体趋势接近常年,局部地区可能加重。春季,西南和西北地区是防范重点,地质灾害可能重于常年;汛期,地质灾害将大量发生,南方大部地区,尤其是西南、中南和东南沿海以及西北部分地区仍然是地质灾害发生和危害的重点地区;秋冬季,主要注意防范山区人类工程活动和西南地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同时,要加强防范水利水电、铁路、公路等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建房切坡等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

自然资源部:2020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7840起

  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线以南的地区。

  从洪涝灾害的发生机制来看,洪涝具有明显的季节季节性、区域性和可重复性。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几乎全部都发生在夏季,并且成因也基本上相同,而在黄河流域则有不同的特点。同时,洪涝灾害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和普遍性。洪涝灾害不仅对社会有害,甚至能够严重危害相邻流域,造成水系变迁。并且,在不同地区均有可能发生洪涝灾害,包括山区、滨海、河流入海口海口、河流中下游以及冰川周边地区等。但是,洪涝仍具有可防御性。人类不可能彻底根治洪水灾害,但通过各种努力,可以尽可能地缩小灾害的影响。

  灾害形成必须具备两方面条件: 1、自然条件:洪水是形成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只有当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可能出现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等。 2、社会经济条件: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能成灾。受洪水威胁最大的地区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区,而中下游地区因其水源丰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经济发达地区。洪水灾害的威胁将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